大铁扫把、铁马豆、白豆、多花木蓝
《云南中草药》
为豆科植物蒙自木蓝的根。夏、秋采集。晒干或鲜用。
生于山野疏林下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小灌木,高可达1.5米以上,幼枝有密生平贴的白毛,有显着的节。羽状复叶,长4~7厘米,小叶13~17,对生,狭矩形或椭圆状矩形,长5~13毫米,宽3.5~6毫米。纸质,下面疏生白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短于叶序,花蓝紫色。荚果,长2.4厘米。
苦,寒。
消炎镇痛,舒筋活络。
①治肺炎:蒙自木蓝根粉末一至二钱。日服三次,开水送服。或三至五钱,水煎服。
②治脉管炎,骨髓炎,跌打损伤;试治肿瘤:蒙自木蓝根五钱至一两。泡酒一斤,每次5~10毫升,日服三次。或三至五钱,冷水煎服。
③治风湿瘫痪:蒙自木蓝根二至三钱。炖鸡服。
④治疮疡:蒙自木蓝根粉末撒患处。
大铁扫把、铁马豆、白豆、多花木蓝。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蒙自木蓝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ndigofera mengtzeana Craib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疏林下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蒙自木蓝 小灌木,高可达1.5m。幼枝赛被平伏的白色丁字毛,不久即脱落,有明显的节。叶互生;奇数羽状复叶,长3-9cm,小叶对生,11-21片,叶纸质;叶片狭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,长5-13mm,宽3.5-6mm,先端圆钝,具短尖,基部圆形,全缘,上面绿色,无毛,下面疏生丁字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短于叶序,花窑生;萼钟形,5裂;碟形花冠蓝紫色;雄蕊10,二体。荚果劲直,线状圆柱形,长2.4cm,内有种子6-7颗,内果皮有紫色斑点。花期4-7月,果期8-11月。
肺;膀胱经
苦;辛;平;小毒
清热解毒;活血通络。主肺炎;百日咳;急性胃肠炎;肾炎;牙龈炎;中耳炎;脉管炎;骨髓炎;疮疡肿毒;跌打损伤;风湿痹痛
内服:煎汤,9-30g;研末,每次1-3g,每日3次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。
①治肺炎: 蒙自木蓝根粉末一至二钱。 日服三次,开水送服。或三至五钱,水煎服。②治脉管炎,骨髓炎,跌打损伤;试治肿瘤: 蒙自木蓝根五钱至一两。泡酒一斤,每次5-10毫升,日服三次。或三至五钱,冷水煎服。③治风湿瘫痪: 蒙自木蓝根二至三钱。炖鸡服。④治疮疡: 蒙自木蓝根粉末撒患处。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蒙自木蓝
1、《云南中草药》:“消炎镇痛,舒筋活络。主治肺炎、脉管炎、骨髓炎、跌打损伤,试治肿瘤,风湿瘫痪,疮疡。”
2、《彝药志》:“清热解毒,止痛,祛瘀生新,活血通络。主治乳腺炎,胸膜炎,肺炎,百日咳,急性胃肠炎,牙龈炎,中耳炎,肾炎,麻疯,痈疮,无名肿毒,风湿关节疼痛,劳伤腰痛。”
1、治肺炎,蒙自木蓝粉末3-6g,每日服3次,开水送服;或9-15g,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2、治腹痛,胃痛,急性胃肠炎,格堵嘎多研末。每服1-2g,4-6h服1次。(《彝药志》)
3、治脉管炎,骨髓炎,跌打损伤,试治肿瘤,蒙自木蓝15-30g,泡酒500g。每次5-10ml,每日服3次;或9-15g,冷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4、治疮疡,(蒙自木蓝)粉末,外撒患处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5、治风湿瘫痪,(格堵嘎多)30g,五爪金龙30g,地苦胆30g。炖鸡服。(《彝药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