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叶白杨树

圆叶白杨树,中药材名。本品为杨柳科圆叶白杨树PopulusbonatiiLevl.,以皮、叶入药。功能主治为:清热解毒,消炎利水,杀虫。主治肾炎,感冒,蛔虫病。用量1~2钱。治牙痛:鲜树皮1块,放在牙痛处。
别名 响叶杨。
药味 微苦、涩
药性 微凉
归经 微苦、涩,凉。
分类 -
产地 -
功能 主治肾炎,感冒,蛔虫病。用量1-2钱。治牙痛:鲜树皮1块,放在牙痛处。
主治 主治肾炎,感冒,蛔虫病。用量1-2钱。治牙痛:鲜树皮1块,放在牙痛处。
圆叶白杨树
  • 圆叶白杨树
  • 圆叶白杨树
  • 圆叶白杨树
  • 圆叶白杨树
  • 圆叶白杨树
  • 圆叶白杨树
  • 圆叶白杨树
圆叶白杨树
拼音注音
Yuán Yè Bái Yánɡ Shù
别名

响叶杨

来源

杨柳科圆叶白杨树Populus bonatii Levl.,以入药。

生境分布

云南。

性味

微苦、涩,凉。

功能主治

清热解毒,消炎利水,杀虫。

主治肾炎,感冒,蛔虫病。用量1~2钱。

治牙痛:鲜树皮1块,放在牙痛处。
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圆叶白杨树

功效作用

主治
主治肾炎,感冒,蛔虫病。用量1-2钱。治牙痛:鲜树皮1块,放在牙痛处。

植物学信息

形态特征
落叶乔木,即落白杨,高15~30米,树冠宽阔,树干白色,树皮白色至灰白色,基部常粗糙。小枝披白绒毛。萌发枝和长枝叶宽,卵形,掌状3~5浅裂,长5~10厘米,宽3~8厘米,顶端渐尖,基部楔形、圆形或近心形,幼时两面被毛,后仅背面披毛;短枝叶卵圆形或椭圆形,长4~8厘米,宽2~5厘米。叶缘具不规则齿芽;叶柄与叶片等长或较短,被白绒毛。雄花序长3~6厘米,苞片长约3毫米,雄蕊8~10毫米,花药紫红色;雌花序长5~10厘米,雌蕊具短兵,柱头2裂。蒴果圆锥形,长约5毫米,无毛,2瓣裂。花期4~5月,果期5~6月。
分布区域
云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