椴叶独活

椴叶独活,中药名。为伞形科植物椴叶独活HeracleumtiliifoliumWolff的根。分布于安徽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具有祛风,胜湿,止痛之功效。常用于感冒,头痛,腰背痛。
别名 独活、前胡
药味 味辛、微甘
药性
归经 味辛、微甘,性温
分类 -
产地 -
功能 祛风,胜湿,止痛。
主治 感冒,头痛,腰背痛。
椴叶独活
  • 椴叶独活
  • 椴叶独活
椴叶独活
拼音注音
Duàn Yè Dú Huó
别名

独活、前胡
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椴叶独活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racleum tillifolium Wolff

采收和储藏:春末秋初时采挖,去除其茎叶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生境分布
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灌丛或溪谷林缘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

原形态

多年生草本,高1-2m。根圆锥形,粗大,分歧。基生叶叶柄长10-30cm,基部有宽展叶鞘;叶片广卵形,3分裂,呈3小叶状,裂片圆状卵形,长6-9cm,宽5-14cm,不分裂或3浅裂,先端长尖,基部心形,边缘有锯齿或圆齿,背面有细刺毛;茎上部叶有柄或无柄简化成宽展的叶鞘。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,花序梗有柔毛;无总苞;伞辐不等长;小总苞片线状披针形;花黄色;萼齿不明显;花柱短,直立。果实倒卵形或梨形,背部极扁平,先凹凹陷,光滑,背棱和中棱不凸出,侧棱宽阔,每棱槽中有油管1,线形,合生面油管2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
性味

味辛;微甘;性温

功能主治

祛风;胜湿;止痛。主感冒;头痛;腰背痛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3-9g。
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椴叶独活

功效作用

功能
祛风,胜湿,止痛。
主治
感冒,头痛,腰背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相关论述
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:“治疗头痛,感冒及背部痛。”

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春末秋初时采挖,去除其茎叶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植物学信息

植物种属
伞形科植物椴叶独活。
形态特征
多年生草本,高1-2米。根圆锥形;粗大,分歧。茎直立,上部多分枝。叶具柄,叶柄长10-30厘米,基部有宽展叶鞘;叶片广卵形,三分裂,呈3小叶状,裂片圆状卵形,长6-9厘米,宽5-14厘米,不分裂或三浅裂,基部心形,顶端长尖,边缘有锯齿或圆齿,叶上表面光滑或有稀疏的粗毛,下表面有细刺毛;茎上部叶与茎下部叶相似,有柄或无柄简化成宽展的叶鞘。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,花序梗长5-14厘米,有柔毛;无总苞;伞辐10-15,不等长;小总苞片线状披针形,花黄色;花柄细长,长7-14毫米;萼齿不显著;花柱基短圆锥形,花柱短,直立。果实倒卵形或梨形,背部极扁平,先端凹陷,长6-10毫米,宽4-6毫米,光滑,背棱和中棱不凸出,侧棱宽阔,长不超过1毫米,背部每棱槽中有油管1,线形,合生面油管2,其长度为分生果的一半或2/3,胚乳腹面平直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分布区域
分布于安徽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
生长环境
生于山坡灌丛或溪谷林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