荠苨苗

荠苨苗,中药名。为桔梗科植物荠苨AdenophoratrachelioidesMaxim.的苗叶。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。具有消壅解毒,止咳退黄之功效。常用于腹脏风壅,蛊毒腹痛,咳嗽上气,面目青黄,淋露骨立。
别名 隐忍
药味 味甘、苦
药性
归经 味甘、苦,性寒
分类 -
产地 -
功能 消壅解毒,止咳退黄。
主治 用于腹脏风壅,蛊毒腹痛,咳嗽上气,面目青黄,淋露骨立。
荠苨苗
  • 荠苨苗
  • 荠苨苗
荠苨苗
拼音注音
Qí Nǐ Miáo
别名

隐忍(陶弘景)

出处

《纲目》

来源

为桔梗科植物荠苨苗叶

性味

《纲目》:"甘苦,寒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

①《本草图经》:"主腹脏风壅,咳嗽上气,"

②《纲目》:"蛊毒腹痛,面目青黄,淋露骨立,煮汁一、二升饮。"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1~3钱。
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荠苨苗

功效作用

功能
消壅解毒,止咳退黄。
主治
用于腹脏风壅,蛊毒腹痛,咳嗽上气,面目青黄,淋露骨立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相关论述
《肘后方》谓:“隐忍草苗似桔梗,人皆食之,捣汁饮,治蛊毒。”

临床应用

相关配伍
治蛊毒腹痛,面目青黄,淋露骨立:本品煮汁饮。《本草纲目》
附注
本种常被一些作者与A.remotiflora相混。过去常把这个种称为A.remotiflora,而现在《苏联植物志》24卷(1957)的A.trachelioides却又是真正的A.remotiflora,苏联并无本种分布。其实,这两个种的界线基本上是清楚的,A.remotiflora的叶薄,膜质,叶基部多为平截形至圆钝或宽楔形,少为心形,多沿叶柄下延成翅,顶端渐尖。但以前未注意到花萼筒部的形态,本种的萼筒倒三角状圆锥形,而A.remotiflora的萼筒则为倒卵状或倒卵状圆锥形,这是很稳定的,抓住这一点,再结合叶片的差别,两个种是可以划分开来的。~在地理分布上,本种与A.remotiflora在辽宁东部部分重叠,在这一区域内,少数个体在性状上有交叉,这说明两个种的分化尚不完全。

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春、夏季采收幼苗、嫩叶食用。

植物学信息

植物种属
桔梗科植物荠苨。
形态特征
荠苨:又名心叶沙参、杏叶菜、老母鸡肉。茎单生,高40-120厘米,直径可达近1厘米,无毛,常多稍之字形曲折,有时具分枝。基生叶心脏肾形,宽超过长;茎生叶具2-6厘米长的叶柄,叶片心形或在茎上部的叶基部近于平截形,通常叶基部不向叶柄下延成翅,顶端钝至短渐尖,边缘为单锯齿或重锯齿,长3-13厘米,宽2-8厘米,无毛或仅沿叶脉疏生短硬毛。花序分枝大多长而几乎平展,组成大圆锥花序,或分枝短而组成狭圆锥花序。花萼筒部倒三角状圆锥形,5裂,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6-13毫米,宽2.5-4毫米;花冠钟状,蓝色、蓝紫色或白色,长2-2.5厘米,裂片宽三角状半圆形,顶端急尖,长5-7毫米;花盘筒状,长2-3毫米,上下等粗或向上渐细;花柱与花冠近等长。蒴果卵状圆锥形,长7毫米,直径5毫米。种子黄棕色,两端黑色,长矩圆状,稍扁,有一条棱,棱外缘黄白色,长0.8-1.5毫米。花期7-9月。
分布区域
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。
生长环境
生山坡草地或林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