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提树花

菩提树花,中药名。为椴树科植物南京椴TiliamiquelianaMaxim的花序。菩提树花分布于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广东等地。具有发汗解表,止痛镇痉之功效。常用于风寒感冒,头身疼痛,惊痫。
别名 椴树花
药味 味辛
药性 微温
归经 味辛,性微温。归肺、肝经
分类 -
产地 -
功能 发汗解表,止痛镇痉。
主治 用于风寒感冒,头身疼痛,惊痫。
菩提树花
  • 菩提树花
  • 菩提树花
  • 菩提树花
  • 菩提树花
  • 菩提树花
菩提树花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菩提树花

拼音注音
Pú Tí Shù Huā
出处

《药用植物学》

来源

为椴树科植物南京椴花序。7月采收。

生境分布

生于山坡、山沟等阴湿处。分布山东、江苏,浙江、安徽、四川等地。

原形态

南京椴,又名:密克椴树、白椴。

落叶乔木,高达15米。芽及幼枝密被灰白色星状毛。叶互生,卵形至三角状卵形。长6~8厘米,长度大于宽度,先端短尖或渐尖,基脚斜心形,边缘有粗锯齿,具小尖端,上面深绿色,近于平滑无毛,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状毛,脉腋无簇毛;叶柄长2~4厘米,有密毡毛。聚伞花序,花10~12朵;苞片生于叶腋,细长匙形,背面密生星状毡毛,从苞的中央,抽出花梗:萼片5,被有星状毡毛;花瓣5,先端尖,黄褐色,较雄蕊为长;雄蕊多数,多至60~75,退化雄蕊花瓣状;子房被有星状毡毛。小坚果球形,基部有五棱,表面具小突起,被有星状毡毛。花期6~7月。果期9月。

化学成分

含大量粘液和挥发油,油中主要含金合欢醇,又含一种有发汗作用的甙。

功能主治

①《药用植物学》:"可作镇静药、发汗药、镇痉剂。"

②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"浸剂可发汗,镇痉,解热。"

用法用量

内服:研末或温开水浸,0.5~1钱。
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菩提树花

拼音注音
Pú Tí Shù Huā
别名

椴树花。

英文名
Flower of Miquel Linden
出处

出自《药用植物学》
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椴树科植物南京椴的花序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ilia miqueliana Maxim

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集花阴干。

生境分布
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山沟等阴湿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广东等地。

原形态

南京椴 乔木,高20m。树皮灰白色;嫩枝有星状毛,顶芽卵形,被星状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-4cm,圆柱形,被茸毛;叶卵圆形,长9-12cm,宽7-9.5cm,先端急短尖,基部心形,整正或稍偏斜,上面无毛,下面被灰色或灰黄色星状茸毛,边缘有整齐锯齿;侧脉6-8对。聚伞花序长6-8cm,有花3-12朵,花序柄被灰色茸毛;花柄长8-12mm;苞片狭窄倒披针形,长8-12cm,宽1.5-2.5cm,两面有星状柔毛,初时较密,先端钝,基部狭窄,下部4-6cm与花序柄合生,有短柄,柄长2-3mm,有时无柄;萼片长5-6mm,被灰色毛;花瓣比萼片略长;退化雄蕊花瓣状,较短小;雄蕊比萼片稍短;子房有毛,花柱与花瓣平齐。果实球形,无梭,被星状柔毛,有小突起。花期7月,果期9月。

化学成分

花序含大量粘液和挥发油,油中主要成分为金合欢醇(farnesol)及一种具发汗作用的甙。

归经

肺经

性味

辛;微温

功能主治

发汗解表;止痛镇痉。主风寒感冒;头身疼痛;惊痫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15-20g;或研末,或温开水浸,1.5-3g。
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菩提树花

功效作用

功能
发汗解表,止痛镇痉。
主治
用于风寒感冒,头身疼痛,惊痫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20g;或研末,或温开水浸,1.5-3g。
药理作用
发汗作用。
相关论述

1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:“浸剂可发汗,镇痉,解热。”

2、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:“主要惊痫,风寒感冒。”

临床应用

相关配伍
治风寒感冒:椴树花15g,麻黄6g,桔梗9g。水煎服。(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)
附注
华东椴TiliajaponicaSimonk.又名:日本椴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。分布于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等地。其花与本品功用相近。

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夏季采集花阴干。

植物学信息

植物种属
椴树科植物南京椴。
形态特征
南京椴又名菩提树、密克椴树、白椴。乔木,高20m。树皮灰白色;嫩枝有星状毛,顶芽卵形,被星状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-4cm,圆柱形,被茸毛;叶卵圆形,长9-12cm,宽7-9.5cm,先端急短尖,基部心形,整正或稍偏斜,上面无毛,下面被灰色或灰黄色星状茸毛,边缘有整齐锯齿;侧脉6-8对。聚伞花序长6-8cm,有花3-12朵,花序柄被灰色茸毛;花柄长8-12mm;苞片狭窄倒披针形,长8-12cm,宽1.5-2.5cm,两面有星状柔毛,初时较密,先端钝,基部狭窄,下部4-6cm与花序柄合生,有短柄,柄长2-3mm,有时无柄;萼片长5-6mm,被灰色毛;花瓣比萼片略长;退化雄蕊花瓣状,较短小;雄蕊比萼片稍短;子房有毛,花柱与花瓣平齐。果实球形,无梭,被星状柔毛,有小突起。花期7月,果期9月。
分布区域
分布于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广东等地。
生长环境
生于山坡、山沟等阴湿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