菱蒂,中药名。为菱科植物菱TrapabispinosaRoxb.或其同属植物的果柄。菱各地均有栽培。乌菱分布于长江以南。无冠菱分布于我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华中等地。格菱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及华北各地。具有解毒散结之功效。常用于胃溃疡,疣赘。
胃溃疡,疣赘。
《纲目拾遗》
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柄。
①《纲目拾遗》:"治疣子(俗名饭僖),用鲜水菱蒂搽一、二次即自落。"
②《本草推陈》:"治胃溃疡。"
内服:煎汤,鲜者1~1.5两。外用:擦拭或捣汁搽。
治疗皮肤疣:取鲜菱蒂在患部不断擦拭,每次约2分钟,每天6~8次。治疗青年扁平疣56例,全部治愈;寻常疣18例,17例治愈,1例无效;尖锐湿疣3例,2例治愈,1例无效;传染性软疣5例,4例治愈(中有1例复发),1例无效。有效病例一般在15天左右皮损完全脱落。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药材基源: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柄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apa bispinosa Roxb.
采收和储藏:采果时取其果柄,鲜用或晒干。
一年生水生草本。根二型,除吸收根外,尚有同化根;同化根含叶绿素,生自茎节,羽状细裂。茎细长,因水之深浅不同而长短不等。叶集生茎顶,成莲座状,菱状三角形,长2.5-4cm,宽2-4.5cm,边缘上半部有粗锯齿,近基部全缘,绿色,上面无毛,下面幼时有细毛,后渐落,沿脉有毛;叶柄长2.5-5cm,有毛或无毛,近顶处有胖大海绵状的气室。花两性,单生叶腋;萼管短,有毛,裂片4;花瓣4;雄蕊4;子房半下位,2室,每室胚珠1,花柱钻状,柱头头状,花盘鸡冠状。果实为梢扁的倒三角形,两端有刺,两刺间距离3-4cm,腹背的萼裂片脱落。种子一颗。花期6-7月。果期9-10月。
味微苦;性平
解毒散溃疡。主胃溃疡;疣赘
内服:煎汤,鲜品30-4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擦拭或捣汁涂。
治疗皮肤疣。取鲜菱蒂在患部不断擦拭,每次约2分钟,每天6-8次。治疗青年扁平疣56例,全部治愈;寻常疣18例,17例治愈,1例无效;尖锐湿疣3例,2例治愈,1例无效;传染性软疣5例,4例治愈(中有 1例复发),1例无效。 有效病例一般在15天左右皮损完全脱落。
1.《纲目拾遗》:治疣子,用鲜水菱蒂搽一、二次即自落。
2.《本草推陈》:治胃溃疡。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菱蒂
解毒散结。
胃溃疡,疣赘。
内服:煎汤,鲜品30-4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擦拭或捣汁涂。
尚不明确。
《本草推陈》:“治胃溃疡,胃癌及多发性疣赘,食道癌,妇人子宫颈癌。”
治疗皮肤疣。
1、治胃溃疡,胃癌,子宫颈癌:菱之果柄45g,苡米仁30g。煎汤代茶持续服。(《本草推陈》)
2、治疣子(俗名饭饎)用鲜水菱蒂搽一二次,即自落。(《纲目拾遗》)
9-10月采果时取其果柄,鲜用或晒干。
菱科植物菱。
1、菱:一年生水生草本。叶二型;浮生叶聚生于茎顶,成莲座状;叶柄长5-10cm,中部膨胀成宽1cm的海绵质气囊,被柔毛;叶三角形,长、宽各约2-4cm,边缘上半部有粗锯齿,近基部全缘,上面绿色无毛,下面脉上有毛。沉浸叶羽状细裂。花两性,白色,单生于叶腋;花萼4深裂;花瓣4;雄蕊4;子房半下位,2室,花柱钻状,柱头头状,花盘鸡冠状。坚果倒三角形,两端有刺,两刺间距离3-4cm。花期6-7月,果期9-10月。
2、乌菱:形态与菱相似,不同点在于:果实具两角,平展,先端向下弯曲,连角宽4-6cm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3、无冠菱::又名丘角菱。一年生水生草本。茎细长,柔软,长度因水的深度不同而异。叶二型;浮生叶丛生,集于顶部;叶柄稍粗,径1.5-2mm,浮囊较大,径4-6mm;叶片广菱形或卵状菱形,长2-4.5cm,宽2-6cm,先端渐尖,基部广楔形至近截形,叶缘有不整齐的齿牙,上面绿色,光滑无毛,有光泽,叶脉不明显,下面暗绿色,主、侧脉明显;沉水叶对生,羽状丝裂。花两性,白色或稍带红色,梗短,生于叶腋中;萼片4;花瓣4;雄蕊4;子房半下位,花柱单一。坚果黑色,稍扁,无果冠,两侧有2枚稍斜上的角状刺,先端无逆刺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4、格菱:一年生水生草本。叶二型;浮生叶集生于茎端;叶柄有毛或无毛,中上部有狭长圆形海绵质的气囊;叶片近三角形或菱形,长1.5-3.5cm,宽1.5-4cm,边缘中上部有较大的缺刻状牙齿,基部楔形或广楔形,上表面绿色无毛,下面沿脉有疏软毛。沉水叶羽状丝裂。花两性,白色,生于叶腋中;花柄长约1.5cm,被短柔毛;萼片4,长圆状披针形,长约5mm,沿脊有毛;花瓣4;雄蕊4;子房半下位,花柱单一。坚果倒三角形,高约1.5cm;肩角平伸或稍斜上,先端有倒刺,两角之间宽3-4.5cm;腰角无,其位置上常有丘状突起。花期6-7月,果期9-10月。
1、菱:各地均有栽培。
2、乌菱:分布于长江以南。
3、无冠菱:分布于我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华中等地。
4、格菱: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及华北各地。
全国。
1、菱:生于池塘河沼中。
2、乌菱:各地均有栽培。
3、无冠菱:喜生池塘湖泊的浅水中。
4、格菱:生于湖泊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