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葱头
药材基源:为阿鸢尾科植物红葱的鳞茎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eutherine plicata Herb.
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生态环境:云南各地常见栽培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产西印度。
红葱 多年生草本,高多达60cm。鳞茎卵圆形,长约5cm,直径2-2.5cm,鳞片肥厚,紫红色,无膜质包被。根柔嫩,黄褐色。叶互生;叶片宽条形或被针形,长25-40cm,宽1.2-2cm,先端渐尖,基部抱茎,有4-5条主脉平行而突出。花茎高30-40cm,上部有3-5分枝,分枝处有叶状苞片,条形,长8-12cm,5-7mm;伞形花序状的聚伞花序生于花茎枝顶;花下有典形膜质苞片2;花被片6,白色,排成2轮;雄蕊3;子房下位,长椭圆形,3室,花柱先端3裂。花期6月。
甘;辛;微温
养血补虚;活血止血。主体虚乏力;头晕心悸;关节痛;跌打肿痛;咯血;吐血;衄血;崩漏;外伤出血
内服:煎汤,9-15g;研末,1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.捣敷;或研末敷。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小红蒜根
1、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活性。
2、具有较好的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的活性。
1、治头晕、心悸,胸闷呕吐,全身疲乏无力:小红蒜根、山柰、青菜子、蔓荆子、石菖蒲等量。捣粉混合,每服1g,每日3次。
2、治关节炎:小红蒜根15g,生姜3g,红豆蔻3g,姜黄3g。各药混合捣烂包敷患处。(1-2方出自《西双版纳傣药志》)
3、治跌打肿痛:(红葱)鲜鳞茎捣烂外敷。(《广西本草选编》)
4、治咯血,吐血:红葱鳞茎15-30g,与猪瘦肉煎服。(《广西民族药简编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