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山一支蒿,中药名。为毛茛科植物工布乌头AconitumkongboenseLauener的块根。分布于西藏等地。具有祛风除湿,散瘀疗伤之功效。常用于风寒湿痹所致的筋骨、关节疼痛,跌打损伤所致瘀血疼痛及虫蛇咬伤等症。
风寒湿痹所致的筋骨、关节疼痛,跌打损伤所致瘀血疼痛及虫蛇咬伤等症。
朋阿那布罗玛查瓦(藏名)。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为毛茛科植物工布乌头的块根。9~10月挖根,除去须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分布西藏等地。
多年生草本,高约90厘米。块根倒圆锥形。茎有贴伏的短柔毛。叶互生,有柄,掌状分裂,裂片近羽状浅裂,或有粗齿,上面绿色,有少数短毛,下面淡绿色,近无毛。总状花序长,有多数花;小苞片2,近线形,生花梗中部以上;萼片5,花瓣状,黄绿色,上面一瓣呈盔形。
生于山地林缘、灌木丛中。
取雪山一枝蒿用凉水浸泡,每日换水2~3次,泡至口尝无麻辣感,取出,再用甘草、黑豆煎汤共煮,至内无白心为度,取出晒干。
性温,味苦麻,有大毒。
消炎止痛,祛风除湿。
①治跌打损伤,风湿骨痛,牙痛:雪山一支蒿0.25分(如米粒大)吞服。
②治跌打损伤,毒蛇、毒虫咬伤:雪山一支蒿五钱。泡酒一斤,泡十天后,外搽(严禁内服)。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雪山一支蒿
祛风除湿,散瘀疗伤。
风寒湿痹所致的筋骨、关节疼痛,跌打损伤所致瘀血疼痛及虫蛇咬伤等症。
内服:吞服,0.75g;外用:泡酒,雪山一支蒿15g,泡酒一斤,泡十天后,外搽。
未经炮制,不宜内服。内服不能过量。体弱孕妇忌服。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“治跌打损伤,风湿骨痛,牙痛:雪山一支蒿0.25分(如米粒大)吞服。”
治跌打损伤,毒蛇、毒虫咬伤:雪山一支蒿五钱,泡酒一斤,泡十天后,外搽(严禁内服)。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
9-10月挖根,除去须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取雪山一支蒿用凉水浸泡,每日换水2-3次,泡至口尝无麻辣感,取出,再用甘草、黑豆煎汤共煮,至内无白心为度,取出晒干。
块根圆锥形或长圆柱形,长4-9cm,直径0.5-3cm。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,全体有深皱缩褶及少数须根痕。质坚硬,难折断,断面乳白色或淡棕色,稍有粉性,可见散列的棕色小点。
毛茛科植物工布乌头。
块根近圆柱形,长8厘米,粗1.5厘米。茎直立,粗壮,高达180厘米,上部与花序均密被反曲的短柔毛,不分枝或分枝。叶心状卵形,多少带五角形,长及宽均达15厘米,三全裂,中央全裂片菱形,基部狭楔形,自中部向上近羽状深裂,深裂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侧全裂片斜扇形,不等二深裂近基部,两面无毛或沿脉疏被短柔毛;最下部叶柄与叶片等长,其他的则比叶片短的多。总状花序长达60厘米,有多数花,与分枝的花序形成圆锥花序;下部苞片叶状,其他苞片披针形或钻形;花梗长1-10厘米;小苞片生花梗中部之上或中部附近,下部花梗的小苞片大,似叶,上部花梗的小,线形;萼片白色带紫色或淡紫色,外面被短柔毛,上萼片盔形,有时船状盔形,具短爪,高1.5-2厘米,自基部至喙长1.5-2厘米,下缘凹,外缘稍斜,喙三角形,长约5毫米,侧萼片长1.5厘米,下萼片长1.3-1.5厘米;花瓣疏被短毛,瓣片长约8毫米,唇长约3.5毫米,末端微凹,距长约2毫米,向后反曲;雄蕊无毛,花丝全缘;心皮3-4,无毛或疏被白色短柔毛。7-8月开花。
分布于西藏等地。
西藏。
生于山地林缘、灌木丛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