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乳冷水花

点乳冷水花,中药名。为荨麻科植物点乳冷水花Pileaglaberrima(Bl.)Bl.的全草。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具有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。常用于跌打损伤。
别名 -
药味 味淡、辛
药性
归经 味淡、辛,性凉。归肝经
分类 -
产地 -
功能 散瘀消肿止痛。
主治 跌打损伤。
点乳冷水花
  • 点乳冷水花
  • 点乳冷水花
  • 点乳冷水花
点乳冷水花
拼音注音
Diǎn Rǔ Lénɡ Shuǐ Huā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点乳冷水花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lea glaberrima(B1.)B1.[Urtica glaberrima B1.;Pilea smilacifolia Wedd.var.glaberrima(B1.)Wedd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生境分布
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m左右的山麓密林下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原形态

植株近攀援状,无毛。成对之叶近相等;叶柄长,1-1.5cm,无毛;托叶小,三角形;叶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7-13cm,宽3-5.5cm,先端渐尖有短尖尾,基部圆形至宽楔形,两面无毛,钟乳体点状或短棒状;基出脉3条,侧脉横行至边缘网结。聚伞花序,雄花序短于叶柄或等长,花疏松,黄色,花被片4,雄蕊4,与花被片对生,花丝长过花被片;雌花花被片3,近等大。瘦果卵形。花期7-9月,果期10-11月。

性味

淡;辛;性凉

功能主治

散瘀消肿;止痛。主跌打损伤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点乳冷水花

功效作用

功能
散瘀消肿止痛。
主治
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相关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草要》:“全草用治跌打损伤。”

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植物学信息

植物种属
荨麻科植物点乳冷水花。
形态特征
点乳冷水花,又名小齿冷水花。植株近攀援状,无毛。成对之叶近相等;叶柄长,1-1.5cm,无毛;托叶小,三角形;叶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7-13cm,宽3-5.5cm,先端渐尖有短尖尾,基部圆形至宽楔形,两面无毛,钟乳体点状或短棒状;基出脉3条,侧脉横行至边缘网结。聚伞花序,雄花序短于叶柄或等长,花疏松,黄色,花被片4,雄蕊4,与花被片对生,花丝长过花被片;雌花花被片3,近等大。瘦果卵形。花期7-9月,果期10-11月。
分布区域
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生长环境
生于海拔800m左右的山麓密林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