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材基源:为鳞毛蕨科植物齿头鳞毛蕨的根茎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ryopteris labordei(Christ)C.Chr.[Aspidium labordei Christ]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。采挖后除去叶,洗净泥沙,鲜用或晒干。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1800m的山地林下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植株高30-60cm。根茎斜升,与叶柄基部被棕褐色、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15-35cm,向上光滑;叶片卵状三角形,长20-35cm,宽10-25cm,仅羽轴下面有少数棕色泡状小鳞片,三回羽裂;羽片稍向上弯弓,基部1对最大,长10-15cm,宽4-6cm,羽轴基部下侧小羽片略长,小羽片先端圆锐并有数个尖齿,边缘有粗锯齿。孢子囊群圆形,着生于小脉中部或中部以下,沿中脉两侧各成1行;无囊群盖。
微苦;凉
清热利湿;活血调经。主肠炎;痢疾;妇女痛经;月经不调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青溪鳞毛蕨
1、《中国药用孢子植物》:“清热利湿,活血调经。用于肠炎、痢疾、痛经等。”
2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“根茎,味微苦;性寒。有清热利湿,活血调经的功效。用于肠炎、痢疾,月经不调。”
1、治痢疾,肠炎:青溪鳞毛蕨15g,蛇莓15g。煎服。
2、治痛经:青溪鳞毛蕨15g,香附9g。煎服。(1-2方出自《中国药用孢子植物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