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蕉花

朱蕉花,中药名。为龙舌兰科植物朱蕉Cordylinefruticosa(L.)A.Cheval.的花。分布于我国南部热带地区。具有清热化痰,凉血止血之功效。用于痰火咳嗽,咯血,吐血,尿血,血崩,痔疮出血。
别名 -
药味 味甘、淡
药性
归经 味甘、淡,性凉。归心、肺、胃经
分类 -
产地 -
功能 清热化痰,凉血止血。
主治 用于痰火咳嗽,咯血,吐血,尿血,血崩,痔疮出血。
朱蕉花
  • 朱蕉花
  • 朱蕉花
朱蕉花
拼音注音
Zhū Jiāo Huā
别名

铁树花
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龙舌兰科植物朱蕉的花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rdyline fruticosa(L.)A.Cheval.[Convallaria fruticosa L.]

采收和储藏:8-9月采收,晒干。

生境分布

生态环境:多于庭园栽培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南部热带地区。

原形态

朱蕉 灌木,高可达3m。茎通常不分枝。叶在茎顶呈2列状旋转聚生;叶柄长10-15cm,腹面宽槽状,基部扩大,抱茎;叶片被针状椭圆形至长圆形,长30-50cm,宽5-10cm,绿色或染紫红,中脉明显,侧脉羽状平行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。圆锥花序生于上部叶腋,长30-60cm,多分枝;花序主轴上的苞片条状披针形,下部的可达10cm,分枝上花基部的苞片小,卵形,长1.5-3mm;花淡红色至紫色,稀为淡黄色,近无梗;花被片条形,长1-1.3cm,宽约2mm,约1/2互相靠合成花被管;花丝略比花被片短,约1/2合生并与花被管贴生;子房下位,3室。蒴果每室有种子数颗。花期7-9月。

性味

甘;淡;凉

功能主治

清热化痰;凉血止血。主痰火咳嗽;咯血;吐血;尿血;血崩;痔疮出血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9-15g。
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朱蕉花

功效作用

功能
清热化痰,凉血止血。
主治
用于痰火咳嗽,咯血,吐血,尿血,血崩,痔疮出血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相关论述
《岭南采药录》:“止血,下痰。治痰火。”

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8-9月采收,晒干。

植物学信息

植物种属
龙舌兰科植物朱蕉。
形态特征
灌木状,直立,高1-3米。茎粗1-3厘米,有时稍分枝。叶聚生于茎或枝的上端,矩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,长25-50厘米,宽5-10厘米,绿色或带紫红色,叶柄有槽,长10-30厘米,基部变宽,抱茎。圆锥花序长30-60厘米,侧枝基部有大的苞片,每朵花有3枚苞片;花淡红色、青紫色至黄色,长约1厘米;花梗通常很短,较少长达3-4毫米;外轮花被片下半部紧贴内轮而形成花被筒,上半部在盛开时外弯或反折;雄蕊生于筒的喉部,稍短于花被;花柱细长。花期11月至次年3月。
分布区域
分布于我国南部热带地区。
生长环境
多于庭园栽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