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芋,中药名。为天南星科植物紫芋ColocasiatonoimoNakai的块茎及叶。我国贵州、云南等地有栽培。具有散结消肿,祛风解毒之功效。常用于乳痈,无名肿毒,荨麻疹,疔疮,口疮,烧烫伤。
乳痈,无名肿毒,荨麻疹,疔疮,口疮,烧烫伤。
水芋、野芋子、东南芋、老虎广菜
《新修本草》载:“芋有6种……白芋、真芋、禅芋、紫芋,并毒少,正可蒸煮啖之,又宜冷啖,疗热止渴。”这里所称的紫芋,即为本种。
药材基源:为天南星科植物紫芋的块茎及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locasia tonoimo Nakai[C. antiuorum Schottf. Purpurea Maklno]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采叶,鲜用或晒干。秋后采挖块茎,洗净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我国贵州、云南等地有栽培。
紫芋,多年生草本。块茎粗厚。侧生小球茎,倒卵形,表面生褐色须根。叶l-5,由块茎顶端生出,高l-1.2m;叶柄圆柱形,向上渐细,紫褐色;叶片盾状着生,卵状箭形,长40-50cm,宽25-30cm,深绿色,基部具弯缺,侧脉粗壮,边缘波状。花序柄单1,外露部分长12-15cm,粗1cm,先端污绿色,其余与叶柄同色。佛焰苞管部长4.5-7.5cm,粗2-2.7cm,绿色或紫色,向上缢缩;檐部厚,席卷成角状,长19-20cm,金黄色,基部前面张开,长约5cm,粗1.5-2.5cm;肉穗花序单性;基部雌花序长3-4.5cm,粗1.2cm,子房绿色,稍侧向压扁,柱头脐状凸出,黄绿色,4-5浅裂,l室,子房之间杂以棒状不育中性花,黄色,截头;雄花序长3.5-5.7cm,粗6-8mm,雄花黄色;附属器角状,长2cm,粗0.4cm,具细槽纹。花期7-9月。
味辛;性寒
散结消肿;祛风解毒。主乳痈;无名肿毒;荨麻疹;疔疮;口疮;烧烫伤
内服:煎汤,15-30g 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紫芋
散结消肿,祛风解毒。
乳痈,无名肿毒,荨麻疹,疔疮,口疮,烧烫伤。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孕妇不宜使用。
《新修本草》:“疗热止渴。”
春、夏采叶,鲜用或晒干。秋后采挖块茎,洗净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本品粗壮,直径2-3cm,长短不一,表皮棕褐色或绿褐色。顶端具茎叶残基或痕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不整齐,浅褐色。气微,味辛涩。以个大,质坚实,色棕褐色者为佳。
天南星科植物紫芋。
块茎粗厚,可食;侧生小球茎若干枚,倒卵形,多少具柄,表面生褐色须根,亦可食。叶1-5,由块茎顶部抽出,高1-1.2米;叶柄圆柱形,向上渐细,紫褐色;叶片盾状,卵状箭形,深绿色,基部具弯缺,侧脉粗壮,边缘波状,长40-50厘米,宽25-30厘米。花序柄单1,外露部分长约12-15厘米,粗1厘米,先端污绿色,余与叶柄同色。佛焰苞管部长4.5-7.5厘米,粗2-2.7厘米,多少具纵棱,绿色或紫色,向上缢缩、变白色;檐部厚,席卷成角状,长19-20厘米,金黄色,基部前面张开,长约5厘米,粗1.5-2.5厘米。肉穗花序两性:基部雌花序长3-4.5厘米,粗1.2厘米,子房之间杂以棒状不育中性花,不育雄花序长1.5-2.2厘米,粗4-7毫米,花黄色、顶部带紫色;雄花序长3.5-5.7厘米,粗6-8毫米,雄花黄色;附属器角状,长2厘米,粗0.4厘米,具细槽纹。子房绿色,长约1毫米,多少侧向压扁,柱头脐状凸出,黄绿色,4-5浅裂,1室,侧膜胎座5,胚珠多数、2列,绿色或透明,半倒生或近直立,卵形,珠被2层,珠柄弯曲。雌花序中不育中性花黄色,棒状,截头,长3毫米,粗1毫米。雄花倒卵形,淡绿色,顶部截平,边缘具纵长的药室,顶孔开裂。花期7-9月。
我国贵州、云南等地有栽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