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发现
课程
药方
药材
标签
搜索
注册
登录
分类
发现
课程
药方
药材
收录
注册
登录
药材列表
竹䶉子牙
竹䶉子牙
竹䶉子牙,中药名。为竹鼠科动物竹鼠RhizomyssinesisGray的牙齿。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福建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具有祛风解毒之功效。用于小儿破伤风。
别名
-
药味
味甘、咸
药性
平
归经
味甘、咸,性平,归肺经
分类
-
产地
-
功能
祛风解毒。
主治
用于小儿破伤风。
药材详情
功效作用
功能
祛风解毒。
主治
用于小儿破伤风。
用法用量
内服:适量,油炸,研粉,0.3-0.6g。
相关论述
《陕西中草药》:“用于小儿破伤风。”
临床应用
相关配伍
治小儿破伤风:将牙用油炸,研成粉,每服0.3-0.6g,开水送服。(《广西药用动物》)
加工炮制
采收加工
秋末冬初捕捉后,杀死,取牙,油炸,研粉。
动物学信息
动物属种
竹鼠科竹鼠属竹鼠。
形态特征
体形粗壮,呈圆筒形。成兽体长一般小于38cm,尾长6-7cm,体重500-800g。头部钝圆,吻较大,眼小,耳隐于毛内。四肢短粗,爪强而锐利。尾上下均被有稀毛。成兽背部及两侧棕灰色并具光泽,毛基灰色,无白尖的针毛。吻侧毛色较浅。体腹面毛较稀,色浅。幼兽毛色较深,周身均为黑灰色。
分布区域
陕西、甘肃、福建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