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芹

泽芹,中药名。为伞形科泽芹属植物泽芹SiumsuaveWalt.的全草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华东各地。具有散风寒,止头痛,降血压之功效。用于感冒头痛,头晕,高血压。
别名 山藁本、苏土藁本、狭叶泽芹、野蒲芹、野芹菜
药味 味甘
药性
归经 味甘,性平,归肺、肝经
分类 -
产地 -
功能 散风寒,止头痛,降血压。
主治 用于感冒头痛,头晕,高血压。
泽芹
  • 泽芹
  • 泽芹
  • 泽芹
  • 泽芹
泽芹
拼音注音
Zé Qín
来源

伞形科泽芹Sium suave Walt.,以全草入药。

生境分布

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。

性味

甘,平。

功能主治

散风寒,止头痛,降血压。主治感冒头痛,高血压。

用法用量

4~5钱。
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泽芹

功效作用

功能
散风寒,止头痛,降血压。
主治
用于感冒头痛,头晕,高血压。
用法用量
12-15g。
药理作用

对多种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。

临床应用

相关配伍

治高血压:泽芹15g,水煎服,每日1剂,连服2-3周。(《河北中草药》)

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
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药材鉴别

药材性状

茎呈圆柱形,长60-100cm,直径0.3-1.5cm,节明显。表面绿色或棕绿色,有多数纵直纹理及纵脊;质脆,易折断,断面较平坦,白色或黄白色;上部茎中间为大型空洞。叶大多脱落,残留的小叶片呈披针形,叶缘有锯齿;叶柄呈管状,基部呈鞘状包茎。复伞形花序,花白色。双悬果卵形,气清香,气味淡。以茎粗,色绿,香气浓者为佳。

植物学信息

植物种属
伞形科泽芹属泽芹.
形态特征
光滑,多年生草本,高60-120厘米。有成束的纺锤状根和须根。茎直立,粗大,有条纹,有少数分枝,通常在近基部的节上生根。叶片轮廓呈长圆形至卵形,长6-25厘米,宽7-10厘米,1回羽状分裂,有羽片3-9对,羽片无柄,疏离,披针形至线形,长1-4厘米,宽3-15毫米,基部圆楔形,先端尖,边缘有细锯齿或粗锯齿;上部的茎生叶较小,有3-5对羽片,形状与基部叶相似。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,花序梗粗状,长3-10厘米,总苞片6-10,披针形或线形,长3-15毫米,尖锐,全缘或有锯齿,反折;小总苞片线状披针形,长1-3毫米,尖锐,全缘;伞辐10-20,细长,长1.5-3厘米;花白色,花柄长3-5毫米;萼齿细小;花柱基短圆锥形。果实卵形,长2-3毫米,分生果的果棱肥厚,近翅状;每棱槽内油管1-3,合生面油管2-6;心皮柄的分枝贴近合生面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
分布区域
东北、华北及华东各地。
生长环境
生于沼泽、湿草甸子、溪边、水边较潮湿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