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脚威灵、倒吊花、接骨一支箭
菊科云南兔耳风Ainsliaea yunnanensis Franch.[A. Scabrida Dunn],以全草入药。
四川、云南。
辛、苦,平。
祛风湿,舒筋骨,续骨。主治跌打损伤,骨折,风湿筋骨疼痛。
3~5钱。
铜脚威灵、倒吊花、接骨一枝箭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为菊科植物云南兔耳风的全草。秋、冬采收。
生于山坡、荒地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多年生草本,高不到30厘米。根丛生,表面浅棕黄色。基生叶厚,近革质,阔卵形,长3~5厘米,宽1.5~2.5厘米,先端尖,基部浑圆,下延成狭翼状,叶缘疏生刺齿,上面绿色,疏生白色粗毛,下面灰绿色,密生白色毛茸,叶柄长3~8厘米;茎生叶互生,线形,长约13毫米,头状花序排列较密,着生花茎一侧;总苞紫红色,花粉红色;瘦果线状倒披针形,浅棕色,冠毛淡棕色。花期冬季。
辛苦,平。
祛风湿,舒筋,续骨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风湿筋骨疼痛。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泡酒。
倒吊花、接骨一枝箭、铜脚威灵、追风箭、若路娃
出自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云南兔耳风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insliaea yunnanensis Franch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、林边。
资源分布:分布四川、云南。
云南兔耳风 多年生草本,高约30cm。根状茎短,密被绵毛。茎不分枝。被绵毛。叶基生;叶柄长1-5cm;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2-5cm,宽1-2.5cm,先端急尖,基部圆形或稍下延成无翅或有狭翅的叶柄,上面黄绿色,有粗糙的小瘤体,下面浅绿色,有糙伏毛状长柔毛;茎生叶少数,极小。头状花序有3小花,排列较密,平展或垂向一侧;总苞片紫红色,长约1.5cm;总苞片干膜质,上部紫色;先端急尖;花筒状;花冠粉红色。瘦果线状倒披针形,密被绢毛,冠毛羽毛状,淡红色。花期冬季。
味辛;苦;性平
祛风湿;续盘骨;消积;驱虫。主风湿关节痛;跌打损伤;骨折;消化不良;疳积;虫积
内服:煎汤,10-15g;或浸酒;或研末。外:适量,捣敷。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燕麦灵
1、镇咳祛痰作用。
2、抑菌作用。
1、《云南中草药》:“祛风除湿,活血散瘀,消食健胃。”
2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“根清热解毒,与墨旱莲、蓝靛配用。”
1、治风湿骨痛,跌打损伤,牙痛:追风箭9-15g。煎服或泡酒60g分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2、治小儿疳积:追风箭根9-30g。炖肉或煮红糖服。体虚者用(追风箭)9-15g拌糯米煮吃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夏、秋季采挖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根茎较粗,直径3-6mm,密被锈色绒毛;根簇生,较粗,直径2-3mm,黄棕色,表面具浅纵纹,质脆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。茎直径2-2.5mm,表面被疏柔毛,质硬,不易折断。叶片卵形、卵状披针形,长2-5cm,宽1-2.5cm,顶端短尖,基部稍下延,两侧不对称,厚革质,上表面粗糙,具明显的疣状突起,下面被糙伏毛,头状花序具花三朵,在茎的上部同侧排列,常3-6朵密集,复排成间断的穗状花序;总苞片5-6层,花淡红或黄白色,花冠较长,长16-18mm,檐部5深裂,顶部卷曲。气香,味极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