柱果木榄果

柱果木榄果,中药名。为红树科植物柱果木榄Bruguieracylindrica(Linn.)Bl.的果实和胚轴。分布于海南。具有收敛止泻之功效。用于久泄。
别名 -
药味 味涩
药性
归经 味涩,性温。归大肠经
分类 -
产地 -
功能 收敛止泻。
主治 用于久泄。
柱果木榄果
  • 柱果木榄果
  • 柱果木榄果
柱果木榄果
拼音注音
Zhù Guǒ Mù Lǎn Guǒ
英文名
Bruguiera cylindrica (L.)Bl.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红树科植物柱果木榄的果实和胚轴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ruguiera cylindrica (L.)Bl.

采收和储藏:果实成熟时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

乔木,高达20m,胸径20-25cm;基部有板状支柱根;树皮有木栓质小皮孔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1-4.5cm;托叶长2.5-3.5cm;叶片椭圆状长圆形,长7-17cm,宽2-8cm,先端急尖或渐尖,叶基楔形,全缘,光亮,薄革质。聚伞花序生于上部叶腋内,约与叶柄等长;总花梗长6-8mm,有花2-3朵;花淡绿色,长约1cm;花萼8裂,裂片线形,约与萼管等长,萼管长4-6mm,平滑;花瓣短于花萼,长3-4mm,2深裂,裂缝间有刺毛1条,裂片先端有3或4条刺毛;雄蕊短于花瓣。种子1,于果离母树前发芽,胚轴常弯曲,长8-15cm。

注意

湿热泻痢者禁用。

功能主治

收敛止泻。主久泻

用法用量

内服:3-10g,鲜品捣汁;或干品为末。
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柱果木榄果

功效作用

功能
收敛止泻。
主治
用于久泄。
用法用量
内服:3-10g,鲜品捣汁;或干品为末。
注意事项
~湿热泻痢者禁用。~
相关论述
《海洋药物》1984,(4):46:“果和胚轴捣碎取汁作腹泻收敛剂。”

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果实成熟时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保存方法

~鲜品冷藏或随用随采,干品贮藏于阴凉、通风、干燥、洁净处。~

药材鉴别

药材性状
果实与宿萼结合成一体,略呈三角形。萼筒表面红色或暗红色,平滑,上部裂片7-8个,与萼筒近等长,呈线状披针形,向外反卷。种子1,在果实内发芽。胚轴绿褐色,常弯曲,长7-14cm。气特异,味涩。

植物学信息

植物种属
红树科植物柱果木榄。
形态特征
乔木,高达20米,胸径20-25厘米,树皮有木栓质小皮孔。叶薄,椭圆形,长7-17厘米,宽2-8厘米,顶端短尖,基部楔形;叶柄长1-4.5厘米;托叶长2.5-3.5厘米。聚伞花序有花2-3朵;总花梗长6-8毫米;花绿色,盛开时长10-12毫米;萼筒平滑,长4-6毫米,裂片7-8枚,与萼筒等长;花瓣长3-4毫米,边缘下部常有白色长毛,2裂,裂片顶端有3-4条刺毛,裂缝间有l条刺毛;雄蕊短于花瓣。胚轴常弯曲,长8-15厘米。
分布区域
分布于海南。
生长环境
生于海滩红树林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