寸节七

寸节七,中药名。为堇菜科植物大叶堇菜VioladiamantiacaNakai的全草。具有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的功效。主治疮疖肿毒,麦粒肿,毒蛇咬伤,外伤出血,肺结核咯血。
别名 -
药味 味苦、辛
药性
归经 味苦、辛,性凉;归肺、肝经
分类 -
产地 -
功能 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。
主治 疮疖肿毒,麦粒肿,毒蛇咬伤,外伤出血,肺结核咯血。
寸节七
  • 寸节七
寸节七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寸节七

拼音注音
Cùn Jié Qī
别名

大铧头草、大叶堇菜

来源

为堇菜科堇菜属植物大叶堇菜Viola diamantiaca Nakai,以全草入药。夏末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性味

辛、苦,凉。

功能主治

清热解毒,止血。用于疮疖肿毒,麦粒肿,毒蛇咬伤,外伤出血。

用法用量

2~3钱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寸节七

拼音注音
Cùn Jié Qī
别名

大铧头草

出处

《陕西中草药》

来源

为堇菜种植物大叶堇菜全草。夏末采收,洗净,阴干或鲜用。

生境分布

生山坡林下。分布东北及陕西等地。

原形态

多年生草本,高约30厘米。根茎横生,肥厚。叶基生,具长柄,叶片卵状心形或宽卵状心形,长3~12厘米,宽3~10厘米,边缘具钝锯齿;托叶与叶柄离生,披针形。花序腋生,有花1朵,稀2朵;花梗细弱,长4~6厘米;花淡紫色;有时有闭花;萼片5,宿存;花瓣5,不等大,最下者常大而有距;雄蕊5,花药环生于雌蕊的周围;子房上位,1室,胚珠多数。蒴果长圆形,长约1厘米,光滑,成熟时向外弯曲,3瓣裂,射出种子。

性味

味苦辛,性凉。

功能主治

清热解毒,止血。治疮疖肿毒,麦粒肿,毒蛇咬伤,外伤出血,肺结核。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捣敷。
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寸节七

功效作用

功能
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。
主治
疮疖肿毒,麦粒肿,毒蛇咬伤,外伤出血,肺结核咯血。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捣敷。

相关论述

《陕西中草药》:“清热解毒,止血。治疮疖肿毒,麦粒肿,毒蛇咬伤,外伤出血,肺结核。”

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
夏末采收,洗净,阴干或鲜用。

植物学信息

植物种属
堇菜科堇菜属大叶堇菜。
形态特征
多年生草本,高约30cm,根茎横生,略肥厚。叶基生,具长柄,叶片卵状心形,或宽卵状心形,长3-12cm,宽3-10cm。边缘有钝锯齿,托叶与叶柄离生,披针形,花序腋生,有花1朵,稀2朵;花梗细弱,长4-6cm,花淡紫色,有时有闭花,萼片5,宿存,花瓣5,不等大,最下者常大而有距,雄蕊5,花药环生于雌蕊的周围,子房上位,1室,胚珠多数,蒴果长圆形,长约1cm,光滑,成熟时向外弯曲,3瓣裂,射出种子。
分布区域
分布于陕西等地。
生长环境
生于山坡林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