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苏苞

紫苏苞,中药名。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(L.)Britt.var.arguta(Benth.)Hand.-Mazz.和野紫苏P.frutescens(L.)Britt.var.purpurascens(Hayata)H.W.Li等的宿萼。具有解表功效。主治血虚感冒。
别名 -
药味 味微辛
药性
归经 味微辛,性平;归肺经
分类 -
产地 -
功能 解表。
主治 血虚感冒。
紫苏苞
  • 紫苏苞
  • 紫苏苞
紫苏苞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紫苏苞

拼音注音
Zǐ Sū Bāo
出处

《本草逢原》

来源

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、尖紫苏等的宿萼

原形态

植物形态详"紫苏叶"条。

功能主治

治血虚感冒。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1~2钱。

各家论述

《本经逢原》:"亡血家大虚,及妊妇产妇发散,用紫苏苞最佳,取其气味皆薄,而无过汗伤中之患也。"
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紫苏苞

拼音注音
Zǐ Sū Bāo
英文名
perennial calyx of Crisped Common perilla, perennial calyx of Purple common perilla
出处

出自《本经逢原》
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等的宿萼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rilla frutescens (L.) Britt. Var .arguta (Benth.) Hand.-Mazz. P.frutescens (L) Britt .var .purpurascens (Hayata )H. W. Li

采收和储藏:秋季将成熟果产打下,留取存果萼,晒干。

原形态

一年生草本,高30-200cm。具有特殊芳香。茎直立,多分枝,紫色、绿紫色或绿色,钝四棱形,密被长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3-5cm,紫红色或绿色,被长节毛;叶片阔卵形、卵状圆形或卵状三角形,长4-13cm,宽2.5-10cm,先端渐尖或突尖,有时呈短尾状,基部圆形或阔楔形,边缘具粗锯齿,有时锯齿较深或浅裂,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,上下两面均疏生柔毛,沿叶脉处较密,叶下面有细油腺点;侧脉7-8对,位于下部者稍靠近,斜上升。轮伞花序,由2花组成偏向一侧成假总状花序,顶生和腋生,花序密被长柔毛;苞片卵形、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形,全缘,具缘毛,外面有腺点,边缘膜质;花梗长1-1.5mm,密被柔毛;花萼钟状,长约3mm,10脉,外面部密被长柔毛和有黄色腺点,顶端5齿,2唇,上唇宽大,有3齿,下唇有2齿,结果时增大,基部呈囊状;花冠唇形,长3-4mm,白色或紫红色,花冠筒内有毛环,外面被柔毛,上唇微凹,下唇3裂,裂片近圆形,中裂片较大;雄蕊4,二强,着生于花冠筒内中部,几不伸出花冠外,花药2室;花盘在前边膨大;雌蕊1,子房4裂,花柱基底着生,柱头2室;花盘在前边膨大;雌蕊1,子房4裂,花柱基底着生,柱头2裂。小坚果近球形,灰棕色或褐色,直径1-1.3mm,有网纹,果萼长约10mm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
这一变种与紫苏的区别在于:果萼小,长4-5.5mm,下面被疏柔毛,具腺点;茎被短柔毛;叶较小,卵形,长4.5-7.5cm,宽2.8-5cm,两面被疏柔毛。小坚果较小,土黄色,直径1-1.5mm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
归经

归肺经

性味

味微辛;性平

功能主治

解表。主血虚感冒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3-9g。

各家论述

《本经逢原》:亡血家大虚,及妊妇产妇发散,用紫苏苞最佳,取其气味皆薄,而无过汗伤中之患也。
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紫苏苞

功效作用

功能
解表。
主治
血虚感冒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相关论述

《本经逢原》:“亡血家大虚,及妊妇产妇发散,用紫苏苞最佳,取其气味比重皆薄,而无过汗伤中之患也。”

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
留取宿存果萼,晒干。

植物学信息

植物种属
唇形科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等。
形态特征
1、紫苏:一年生草本,高30-200cm。具有特殊芳香。茎直立,多分枝,紫色、绿紫色或绿色,钝四梭形,密被长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3-5cm,紫红色或绿色,被长节毛;叶片阔卵形、卵状圆形或卵状三角形,长4-13cm,宽2.5-10cm,先端渐尖或突尖,有时呈短尾状,基部圆形或阔楔形,边缘具粗锯齿,有时锯齿较深或浅裂,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,上下两面均疏生柔毛,沿叶脉处较密,叶下面有细油腺点;侧脉7-8对,位于下部者稍靠近,斜上升。轮伞花序,由2花组成偏向一侧成假总状花序,顶生和腋生。花序密被长柔毛;苞片卵形、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,全缘,具缘毛,外面有腺点,边缘膜质;花梗长1-1.5mm,密被柔毛;花萼钟状,长约3mm,10脉,外面下部密被长柔毛和有黄色腺点,顶端5齿,2唇,上唇宽大,有3齿,下唇有2齿,结果时增大,基部呈囊状;花冠唇形,长3-4mm。白色或紫红色,花冠筒内有毛环,外面被柔毛,上唇微凹,下唇3裂,裂片近圆形,中裂片较大;雄蕊4,二强,着生于花冠筒内中部,几不伸出花冠外,花药2室;花盘在前边膨大;雌蕊1,子房4裂,花柱基底着生,柱头2裂。小坚果近球形,灰棕色或褐色,直径1-1.3,有网纹,果萼长约10mm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2、野紫苏:这一变种与紫苏的区别在于:果萼小,长4-5.5mm,下面被疏柔毛,具腺点;茎被短柔毛;叶较小、卵形、长4.5-7.5cm,宽2.8-5cm,两面被疏柔毛。小坚果较小土黄色,直径1-1.5mm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分布区域
1、紫苏:全国各地广泛栽培。2、野紫苏:分布于华东、华南、西南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台湾等地。
生长环境
野紫苏:生于山地、路旁、村边或荒地,亦有栽培。
生长见习
喜温暖、湿润气候,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旺盛、产量较高。以疏松、肥沃、排灌方便的壤土栽培为宜。
繁殖方式
用种子繁殖。
栽培技术
直播和育苗移栽法。采种时,应选留叶片两面均是紫色的作种。直播法:北方4月中、下旬;南方3月下旬播种。条播、穴播均可。条播行距50cm,开0.5-1cm浅沟,每1hm2用种量11.25kg左右,穴播行株距30cm×50cm。育苗移栽法:南方3月;北方4月播种育苗,5月上旬移栽。
病虫防治
1、斑枯病:发病初期用代森锰锌70%胶悬剂干粉喷粉防治。2、锈病:发病初期可喷25%粉锈宁1000倍液防治。3、银纹夜蛾:可用90%晶体敌百虫100倍液,亦可用5%西维因粉剂喷粉防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