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膏

茶膏,中药名。为山茶科茶属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(L.)O.Kuntze的干燥嫩叶浸泡后,加甘草、贝母、橘皮、丁香、桂子等和煎制成的膏。具有止渴生津,宽胸开胃,解酒怡神的功效。主治舌糜口臭、喉痹俱清。
别名 孩儿茶,黑儿茶,儿茶膏
药味
药性
归经 肺经,心经
分类 止血药
产地 云南
功能 止渴生津,宽胸开胃,解酒怡神。
主治 舌糜口臭、喉痹俱清。
茶膏
  • 茶膏
  • 茶膏
  • 茶膏
  • 茶膏
  • 茶膏
  • 茶膏
  • 茶膏
  • 茶膏
  • 茶膏
茶膏
拼音注音
Chá Gāo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(L.)O.Kuntze[Thea sinensis L.]的干燥嫩叶浸泡后,加甘草、贝母、橘皮、丁香、桂子等和煎制成的膏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mellia sinensis(L.)O.Kuntze[Thea sinensis L.]

生境分布

原产我国南部,现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广为栽培。

原形态

茶 常绿灌木,高1-3m;嫩枝、嫩叶具细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-7mm;叶片薄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5-12cm,宽1.8-4.5cm,先端短尖或钝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锯齿,下面无毛或微有毛,侧脉约8对,明显。花两性,白色,芳香,通常单生或2朵生于叶腋;花梗长6-10mm,向下弯曲;萼片5-6,圆形,被微毛,边缘膜质,具睫毛,宿存;花瓣5-8,宽倒卵形;雄蕊多数,外轮花丝合生成短管;子房上位,被绒毛,3室,花柱1,顶端3裂。蒴果近球形或扁形,果皮革质,较薄。种通常1颗或2-3颗,近球形或微有棱色。花期10-11月,果期次年10-11月。

归经

心;胃;肺经

性味

苦;甘;凉

功能主治

清热生津;宽胸开胃;醒酒怡神。主烦热口渴;舌糜;口臭;喉痹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3-10g;或沸水泡服。
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茶膏

功效作用

功能
止渴生津,宽胸开胃,解酒怡神。
主治
舌糜口臭、喉痹俱清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0g;或沸水泡服。
相关论述
《食物考》:“止渴生津,宽胸开胃,解酒怡神。舌糜口臭、喉痹俱清。”

植物学信息

植物种属
山茶科茶属植物茶。
形态特征
常绿灌木高1-3m;嫩枝、嫩叶具细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-7mm;叶片薄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5-12cm,宽1.8-4.5cm,先端短尖或钝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锯齿,下面无毛或微有毛,侧脉约8对,明显。花两性,白色,芳香,通常单生或2朵生于叶腋;花梗长6-10mm,向下弯曲;萼片5-6,圆形,被微毛,边缘膜质,具睫毛,宿存;花瓣5-8,宽倒卵形;雄蕊多数,外轮花丝合生成短管;子房上位,被绒毛,3室,花柱1,顶端3裂。蒴果近球形或扁三角形,果皮革质,较薄。种子通常1颗或2-3颗,近球形或微有棱角。花期10-11月,果期次年10-11月。
分布区域
原产我国南部,现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广为栽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