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毛山豆根

伏毛山豆根,中药名。为豆科植物伏毛山豆根Euchresta strigillosa C.Y.Wu的根。具有清热解毒,理气止痛的功效。主治胃痛,肠炎腹泻,腹胀,腹痛,咽喉肿痛。
别名 苦参
药味 味苦
药性
归经 味苦,性寒
分类 -
产地 -
功能 清热解毒,理气止痛。
主治 胃痛,肠炎腹泻,腹胀,腹痛,咽喉肿痛。
伏毛山豆根
  • 伏毛山豆根
  • 伏毛山豆根
  • 伏毛山豆根
伏毛山豆根
别名

苦参

来源

豆科伏毛山豆根Euchresta strigillosa C. Y. Wu,以根入药。

生境分布

云南。

性味

苦,寒。

功能主治

清热解毒,止痛。主治肠炎腹泻,腹胀,胃痛,咽喉痛。

用法用量

2~3钱。
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伏毛山豆根

功效作用

功能
清热解毒,理气止痛。
主治
胃痛,肠炎腹泻,腹胀,腹痛,咽喉肿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
相关论述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“热解毒,止痛。主治肠炎,腹泻,腹胀,胃痛,咽喉痛。”

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,洗净,晒干。

植物学信息

植物种属
豆科植物伏毛山豆根。
分布区域
云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