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阳煮散

回阳煮散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圣济总录》。具有回阳救逆,化痰散结之功效。主治伤寒阴毒证。症见四肢厥逆,脉候微细,心胸痞闷。临床上用于治疗阴毒伤寒证者。
出处 《圣济总录》
功能 回阳救逆,化痰散结
主治 伤寒阴毒证
处方

天南星2两(酒浸7日,取出,锉,炒令黄),附子(炮裂,去皮脐)1两。

制法

上为散。

功能主治

阴毒伤寒,四肢厥冷,脉候微细,心胸痞闷。

用法用量

每服2钱匕,酒1盏半,慢火同煎至6分,温服,不拘时候。

摘录
《圣济总录》卷二十七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回阳煮散

组成

天南星(酒浸七日取出,锉,炒令黄)二两,附子(炮制,去皮脐)一两。

用法用量

右二味捣罗为散,每服二钱匕,酒一盏半,慢火同煎至六分,温服,不计时候。

功用

回阳救逆,化痰散结。

主治

伤寒阴毒证。

方义

方中附子辛热气雄,温肾散寒,回阳救逆,合南星燥湿化痰散结,更入酒煎以行药势,则药专力宏,故于阴毒伤寒之证,可收立竿见影之功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方论选录:

《普济方》:“治阴毒伤寒,四肢厥冷,脉候微细,心胸痞闷。天南星二两(酒浸七日取出,锉,炒令黄),附子一两(炮裂.去皮脐)。上捣罗为散,每服二钱匕,酒一盏半,慢火同煎至六分,温服,不计时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