藿陈五苓散

藿陈五苓散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穷乡便方》。具有解表和中,祛湿利水之功效。主治夏间阳气在外,胃虚邪气易侵,多作吐泄。症见霍乱吐泻,胃脘闷胀,肠鸣腹痛,头痛身重,恶寒无汗,小便不利,舌苔白腻,脉濡微浮。
出处 《穷乡便方》
功能 解表和中,祛湿利水
主治 夏间阳气在外,胃虚邪气易侵,多作吐泄
处方

藿香3分,陈皮1钱,木通1钱,赤茯苓1钱,防风2分,羌活7分,猪苓7分,泽泻7分,薄桂2分。

功能主治

夏间阳气在外,胃虚邪气易侵,多作吐泄。

用法用量

加生姜3片,半饥服。初用姜陈汤,二用藿陈五苓饮。

摘录
《穷乡便方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藿陈五苓散

组成

藿香三分,陈皮木通、赤茯苓各一钱,防风二分,羌活猪苓泽泻各七分、薄桂二分。

用法用量

加生姜三片,半饥服。初用姜陈汤,二用藿陈五苓饮。

功用

解表和中,祛湿利水。

主治

夏间阳气在外,胃虚邪气易侵,多作吐泄。

方义

本方主治证为外感风寒,水湿内停,运化不行者,但以里湿为主。治当解表散寒,理气和中,利水渗湿。方以羌活解表散寒,祛风除湿;茯苓健脾补中,利水渗湿,二者共为君药。陈皮理气调中,化湿和胃;木通泽泻利水泄热;猪苓利水渗湿,合为臣药。佐以防风解表散寒,祛风胜湿;藿香化湿和胃止呕;肉桂温通,以助气化,与诸利水药相伍,更增温化渗利止泻之力。生姜为引,和胃止呕。全方配伍,祛湿利水之力较强,适用于水湿停阻,外兼表寒之霍乱吐泻者。方中诸药用量,临证应用可加大。

运用

本方主治表寒里湿证。症见霍乱吐泻,胃脘闷胀,肠鸣腹痛,头痛身重,恶寒无汗,小便不利,舌苔白腻,脉濡微浮。

加减化裁

若里热重者,可加黄连栀子滑石等药,以增强清热解毒,利湿止泻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