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龟丸

活龟丸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医学入门》卷七。具有扶衰益弱,补阴壮阳之功效。主治肠风,痔漏。
出处 《医学入门》卷七
功能 扶衰益弱,补阴壮阳
主治 肠风,痔漏

《医学入门》卷七:活龟丸

处方

乌龟1个 黄连30克(九蒸九晒)当归尾10克

制法

先以火烧热地,盖龟于其地,逼出臭粪尽,通身用草包扎,外用黄泥固济,炭火煨熟,取肉研如泥,龟壳用牛骨髓涂炙五至七次,至透心酥干为末。再将余药研细,共捣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

扶衰益弱,补阴和阳。治诸虚衰弱及肠风痔漏。

用法用量

每服50~70丸,白汤送下。

摘录
《医学入门》卷七

《医学入门》卷七:活龟丸

处方

江湖大乌龟1个(先用柴火烧热地,以罩盖龟,地热逼出臭屁,待屁尽,以秆绳通身包缚,外用黄泥封固,炭火中煨熟,捞起剥净,取肉研如泥,其壳用牛骨髓涂炙5-7次,沁透酥干,为末),黄连1两(9蒸9晒),归尾3钱3分。

制法

上为末,和前龟肉捣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

扶衰益弱,补阴壮阳。主肠风,痔漏。

用法用量

每服40-50丸,白汤送下。

摘录
《医学入门》卷七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活龟丸

组成

江湖大乌龟一个(先用柴火烧热地,以罩盖龟,地热逼出臭屁,待屁尽,以秆绳通身包缚,外用黄泥封固,炭火中煨熟,捞起剥净,取肉研如泥,其壳用牛骨髓涂炙五七次,沁透酥干,为末),黄连一两(九蒸九晒),归尾三钱三分。

用法用量

上为末,和前龟肉捣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四五十丸,白汤送下。

功用

扶衰益弱,补阴壮阳。

主治

肠风,痔漏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《东医宝鉴》:“活龟丸,治肠风,痔漏。大乌龟一个(先用柴火烧热地,以罩盖龟,地热逼出臭屁,待屁尽,以秆绳通身包缚,外用黄泥封固,炭火中煨熟,捞起剥净,取肉研如泥,其壳用牛骨髓涂炙五七次,沁透酥干,为末),黄连一两(九蒸九晒),归尾三钱三分。和前龟肉捣为丸,如梧桐子大,白汤下五七十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