皂荚(如猪牙肥实不蛀者,削去黑皮)4挺 白矾30克(通莹透明)
上二味,各为细末,再研极细为散。
开关催吐。治中风闭证,痰涎壅盛,痰声漉漉,不省人事,不能言语,但不遗屎,脉象滑实有力者;亦治喉痹。
每服1.5克,重者2克,温水调灌下。当时省觉,次缓而调治,不可大攻,过则伤人。
中风脱证忌用。
方中皂荚开窍祛痰,白矾催吐开闭。二者相合,有开关催吐之功。对中风闭证,痰涎壅盛者,可先用此方吐出痰涎,疏通咽喉,然后对证施治。
急救稀涎散、稀涎散、稀涎饮、吐痰散
猪牙皂角4挺(须肥实不蛀,削去黑皮),晋矾1两(光明通莹者)。
上为细末,再研为散。
开关涌吐。主中风闭证,痰涎壅盛,喉中痰声漉漉,气闭不通,心神瞀闷,四肢不收,或口眼斜,脉滑实者;亦治风痫,喉痹。
急救稀涎散(《附广肘后方》卷三)、稀涎散(《本事》卷一)、稀涎饮(《岭南卫生方》卷中)、吐痰散(《点点经》卷二)。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救急稀涎散
古代用法:上二味,为细末,再研极细为散。如有患者,可服半钱,重者三钱匕,温水调灌下,不大呕吐,只有微涎稀冷而出,或一升二升,当时省觉,次缓而调治,不可使大攻之,过则伤人。
现代用法:共为细末,每服1.5~4.5g,温开水送下。
《普济本事方》:“救急稀涎散,治中风忽然昏若醉,形体昏闷,四肢不收,风涎潮于上,膈气闭不通,宜用救急稀涎散。猪牙皂角四挺,肥实不蠹者,去黑皮,晋矾光明者一两。上细末研匀,轻者半钱,重者三字匕,温水调灌下。不大呕吐,但微微冷涎出一二升便得醒,次缓而调治,不可便大服,亦恐过伤人。”
《圣济总录》:“治卒中风,昏昏若醉,心神瞀闷,四肢不收,或倒仆不省,或口角似斜,微有涎出,斯须不冶,便致殒绝,此由风涎潮于上隔,痹气不通,宜用救急稀涎散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