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火汤

龙火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医醇剩义》卷四。具有调养气血,温通经络的功效。主治痛痹。临床常用于以筋骨关节冷痛,痛处游走不定,腰膝酸冷,或麻木不仁,舌淡苔白,脉沉细迟等为辨证要点的疾病。
出处 《医醇剩义》卷四
功能 调养气血,温通经络
主治 痛痹
处方

苁蓉3钱,肉桂5分,党参4钱,茯苓2钱,白术1钱,归身2钱(酒炒),白芍1钱(酒炒),木香5分,川断2钱,独活1钱(酒炒),角霜4钱,蚕沙3钱,红枣10枚,姜3片。

功能主治

调养气血,温通经络。主痛痹。

摘录
《医醇剩义》卷四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龙火汤

组成

苁蓉三钱(9g),肉桂五分(1.5g),党参四钱(12g),茯苓二钱(6g),白术一钱(3g),归身(酒炒)二钱(6g),白芍(酒炒)一钱(3g),木香五分(1.5g),川断二钱(6g),独活(酒炒)一钱(3g),角霜四钱(12g),蚕沙三钱(9g),红枣十枚,姜三片。

用法用量

古代用法:水煎服。

现代用法:上药水煎服,每日1剂,1日2次。

功用

调养气血,温通经络。

主治

痛痹。

方义

方中重用鹿角霜,乃血肉有情之品,长于补肾阳,益精血,壮筋骨;辅以肉苁蓉补肾阳,益精血;川断补肝肾,坚筋骨,又“能宣行百脉,通利关节,凡经络筋骨血脉诸病,无不主之,而通痹起痿,尤有特长”(《本草正义》);肉桂温肾助阳,祛寒止痛;独活入少阴肾经,通利关节,搜利下焦筋骨间之风寒湿邪而止痹痛;蚕沙祛湿舒筋。党参白术茯苓当归、白芍补益气血,木香理气醒脾,寓疏于补,可使补而不滞,滋而不腻。生姜大枣和营卫,调脾胃。诸药合用,共奏温通经络,调养气血,补肾壮骨之功。骨关节炎、骨质疏松症等证属久痹不已,肾阳虚弱,气血亏虚,筋骨失养者,可用本方加减治之。

运用

临床常用于以筋骨关节冷痛,痛处游走不定,腰膝酸冷,或麻木不仁,舌淡苔白,脉沉细迟等为辨证要点的疾病。

加减化裁

随症加减兼血瘀者,加乳香、没药当归以活血止痛,伸筋活络痹久瘀入络者,加全蝎、乌梢蛇、地龙等以穿筋透骨,搜剔通络。

使用注意

注意事项方中鹿角霜、白芍药阴柔滋腻,易助湿碍邪,若有痰湿纳呆者,本方不宜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《医醇賸义》:“痛痹者,营卫受寒,不通而痛。宜调养气血,温通经络,龙火汤主之。龙火汤:苁蓉三钱,肉桂五分,党参四钱,茯苓二钱,白术一钱,归身(酒炒)二钱,白芍(酒炒)一钱,木香五分,川断二钱,独活(酒炒)一钱,角霜四钱,蚕沙三钱,红枣十枚,姜三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