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茸大补汤

鹿茸大补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直指》卷九。具有补虚损,益气血之功效。主治诸虚不足,产后血气耗伤,一切虚损证。
出处 《直指》卷九
功能 补虚损,益气血
主治 诸虚不足,产后血气耗伤,一切虚损证
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鹿茸大补汤

处方

鹿茸(制)、黄兽(蜜炙)、当归(酒浸)、白茯苓(去皮)、苁蓉(酒浸)、杜仲(炒去丝),各二两;人参白芍药、肉桂石斛(酒浸.蒸.焙)、附子(炮)、五味子半夏白术(煨),各一两半;甘草半两,熟干地黄(酒蒸.焙)三两。

炮制

上俰咀。

功能主治

治男子、妇人诸虚不足,产后血气耗伤,一切虚损。

用法用量

每服四钱,姜三片,枣一个,水一盏,煎七分,空心热服。

摘录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:鹿茸大补汤

处方

茯苓(去皮)鹿茸(制)杜仲(炒,去丝)当归(酒浸)肉苁蓉(酒浸,焙)黄耆(蜜炙)各60克 石斛(酒浸,蒸)白术(煨)五味子 附子(炮)肉桂 人参 白芍半夏各45克 甘草15克 熟干地黄(酒浸,蒸)90克

制法

上药哎咀。

功能主治

大补精气。治男子、妇人诸虚不足,及产后血气耗伤,一切虚损。

用法用量

每服12克,加生姜3片,大枣1枚,用水150毫升,煎至100毫升,空腹时热服。

摘录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

《直指》卷九:鹿茸大补汤

处方

人参1两,北五味子1两,当归1两,白术1两,白茯苓1两,熟地黄(洗)1两,白芍药1两,黄耆(炙)1两,甘草(炙)1两,阿胶(炒酥)1两,续断(洗)1两,半夏(制)1两,山药(炮)1两,石斛1两,酸枣仁(浸,去皮,焙)1两,柏子仁(略炒)1两,远志(酒浸取肉,焙)3分,川白姜(生)3分,辣桂半两,鹿茸2两(去皮毛,酥炙黄)。

制法

上细锉。

功能主治

补虚损,益气血。主

用法用量

本方改为丸剂,名“鹿茸大补丸”(见《医统》)。

摘录
《直指》卷九

《局方》卷五(淳祜新添方):鹿茸大补汤

处方

鹿茸(制)2两,黄耆(蜜炙)2两,当归(酒浸)2两,白茯苓(去皮)2两,苁蓉(酒浸)2两,杜仲(炒去丝)2两,人参1两半,白芍药1两半,肉桂1两半,石斛(酒浸,蒸,焙)1两半,附子(炮)1两半,五味子1两半,半夏1两半,白术(煨)1两半,甘草半两,熟干地黄(酒蒸,焙)3两。

功能主治

男子、妇人诸虚不足,产后血气耗伤,一切虚损。

用法用量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4钱,加生姜3片,大枣1个,水1盏,煎7分,空心热服。

摘录
《局方》卷五(淳祜新添方)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鹿茸大补汤

组成

人参、北五味子当归白术、白茯苓熟地黄(洗)、白芍药、黄芪(炙)、甘草(炙)、阿胶(炒酥)、续断(洗)、半夏(制)、山药(炮)、石斛、酸枣仁(浸,去皮,焙)、柏子仁(略炒)各一两,远志(酒浸取肉,焙)、川白姜(生)各三分,辣桂半两,鹿茸二两(去皮毛,酥炙黄)。

用法用量

上细锉,每服三钱半,加生姜四片,大枣二枚,水煎食前服。

功用

补虚损,益气血。

主治

诸虚不足,产后血气耗伤,一切虚损证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方论选录

1.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治诸虚不足,产后血气耗伤,一切虚损证方。鹿茸、蜜炙黄芪当归、白茯苓、苁蓉、杜仲各二两,人参白芍药、肉桂石斛附子五味子白术半夏各一两半,熟地黄三两,甘草半两。研粗末,每服四钱,生姜三片,枣一枚,水煎服。 

2.《杂病源流犀烛》治遗精属阳虚方。肉苁蓉杜仲各一钱,白芍药、白术附子肉桂五味子、金石斛半夏各七分,鹿茸黄芪茯苓当归熟地黄各五分,甘草二分半,生姜三片,大枣二枚。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