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黄3克 桂枝1,5克 杏仁10个 草豆蔻1.5克 半夏1,5克 炒曲3克 苍术6克 橘皮3克 泽泻3克 白茯苓3克 猪苓1.5克 黄耆0.9克 炙甘草0.6克
上药哎咀,作一服。
治寒湿所客,身体沉重,腰痛,面色萎黄。
用水300毫升,煎至150毫升,去滓,空腹时稍热服。
麻黄8钱,苍术5钱,黄耆1钱5分,草豆蔻6分,柴胡5分,羌活5分,生甘草4分,当归梢4分,防风4分,炙甘草3分,黄芩3分,五味子9个。
秋冬每夜五更嗽,连声不绝,乃至天晓日高方缓,口苦,两胁下痛,心下痞闷,卧而多惊,筋挛,肢节疼痛,痰唾涎沫,日晚神昏呵欠,不进饮食。
上(口父)咀,分作2服。以水2盏,煎至1盏,临卧稍热服。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麻黄苍术汤
麻黄八钱,苍术五钱,黄芪一钱五分,草豆蔻六分,柴胡、羌活各五分,生甘草、当归梢、防风各四分,炙甘草、黄芩各三分,五味子九个。
诊断要点为口苦,两胁下痛,心下痞闷,卧而多惊,筋挛,肢节疼痛,痰唾涎沫,日晚神昏呵欠,不进饮食。
临床常用于秋冬每夜五更嗽,连声不绝,乃至天晓日高方缓。
方论选录
1.《东医宝鉴》:“麻黄苍术汤,治秋冬夜嗽不绝,至晓方缓,口苦胸痞胁痛,痰唾涎沫,不进饮食。麻黄八钱,苍术五钱,黄芪一钱半,草豆蔻六分,柴胡、羌活各五分,防风、当归梢、生甘草各四分,灸甘草、黄芩各三分,五味子十五粒。上锉,分作二贴,水煎服。”
2.《证治准绳》:“麻黄苍术汤,治秋暮冬天每夜连声嗽不绝,大喘,至天明日高方缓,口苦,两胁下痛,心下痞闷,卧而多惊筋挛肢节痛,痰唾涎沫,日晚神昏呵欠不进饮食。”
3.《张氏医通》:“秋冬感寒,每夜连嗽不绝,大喘至天明方缓,胁动痞闷者,麻黄苍术汤。肺虚受寒而喘,参苏温肺汤。寒郁热邪,而喘中有积痰,遇冷即发,麻黄定喘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