秘传斗门散

秘传斗门散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太平惠民和济局方》卷六(续添诸局经验秘方)。主治八种毒痢,脏腑撮痛,脓血赤白,或下瘀血,或成片子,或五色相杂,日夜频并,兼治禁口恶痢,里急后重,久渴不止,全不进食,他药不能治者。
出处 《太平惠民和济局方》卷六(续添诸局经验秘方)
主治 八种毒痢,脏腑撮痛,脓血赤白,或下瘀血,或成片子,或五色相杂,日夜频并,兼治禁口恶痢,里急后重,久渴不止,全不进食,他药不能治者
处方

黑豆(炒.去皮)十二两,干姜(炮)四两,罂粟壳(蜜炒)半斤,地榆(炒)、甘草(炙),各六两;白芍药三两。

炮制

上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

治八种毒痢,脏腑撮痛,脓血赤白,或下瘀血,或成片子,或有五色相杂,日夜频并。

兼治噤口恶痢,里急后重,久渴不止,全不进食,他药不能治者,立见神效。

用法用量

每服二钱,水一盏,同煎至七分,温服。

摘录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秘传斗门散

组成

黑豆(炒,去皮)十二两,干姜(炮)四两,罂粟壳(蜜炒)半斤,地榆(炒)、甘草(炙)各六两,白芍药三两。

用法用量

上为细末。每服二钱,水一盏,煎七分,温服。

主治

八种毒痢,脏腑撮痛,脓血赤白,或下瘀血,或成片子,或五色相杂,日夜频并,兼治禁口恶痢,里急后重,久渴不止,全不进食,他药不能治者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《医方类聚》:“秘传斗门散,治八种毒痢,脏腑撮痛,脓血赤白,或下瘀血,或成片子,或五色相杂,日夜频并,兼治禁口恶痢,里急后重,久渴不止,全不进食,他药不能治者,立见神效。罂粟壳(蜜炒)半斤,地榆(炒)、甘草(炙)各六两,白芍药三两,乾姜(炮)四两,黑豆(炒,去皮)二十二两。上为细末。每服二钱,水一盏,同煎煎七分,温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