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膈丸

清膈丸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九。具有驱风凉血之功效。主治膈上壅热,舌焦口疮。
出处 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九
功能 驱风凉血
主治 膈上壅热,舌焦口疮
别名

清膈苍沙丸(《医学入门》卷七)。

处方

黄芩 黄连(炒)各15克 香附45克 苍术60克

制法

上为细末。取新红熟瓜蒌,去皮捣烂,和丸如绿豆大。

功能主治

治湿热痰火,气滞所致的胸膈痞闷疼痛。

用法用量

每服30~50丸,白开水送下。

摘录
《医学正传》卷四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清膈丸

组成

当归(去芦)、防风(去芦)、羌活各一两,大黄、干葛、川芎各半两,荆芥薄荷叶各一分,甘草三分(炙),白芍药一两半。

用法用量

上为细末,用糕糊为丸,如鸡头子大。每服一二丸,食后临卧细嚼咽下。能饮酒人,醉后临睡化一丸,甚妙。

功用

驱风凉血。

主治

膈上壅热,舌焦口疮。

方义

本方主治膈上素有蕴热,复感风邪,外邪引动内火,熏蒸于上而发舌焦口疮。方中防风祛风解表,微温而不燥,为“风中之润剂";羌活气雄而散,主散在上在表之游风,二药共为君药。当归养血活血,白芍敛阴补血,川芎活血行气,三药均为理血药,寓有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之意;葛根甘辛性凉,轻扬升散,善清透邪热,共为臣药。大黄荡涤胸膈,导泻邪热下行,并少佐荆芥入血分祛血中之风,薄荷叶轻清凉散,功善疏散上焦风热。使以炙甘草,缓和大黄峻泻之力,并调和诸药。综观全方配伍,驱风散热,使从外而解,荡涤邪热,使从下而除,气血并治,升降同用,使风散热除,舌焦口疮自愈。

加减化裁

清膈上蕴热,可加黄芩半两,竹叶半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