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宁丸

清宁丸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银海指南》卷三。具有清理胃肠,泻热润燥之功效。主治一切热病。
出处 《银海指南》卷三
功能 清理胃肠,泻热润燥
主治 一切热病
处方

大黄600g 绿豆25g 车前草25g 白术(炒)25g 黑豆25g 半夏(制)25g 香附(醋制)25g 桑叶25g 桃枝5g 牛乳50g 厚朴(姜制)25g 麦芽25g 陈皮25g 侧柏叶25g

性状

为黑色的大蜜丸;味苦。

炮制

上十四味,除牛乳外,将大黄碎为小块,另取黄酒600g,与大黄拌于罐中,加盖封闭,隔水加热炖至酒尽,取出,低温干燥。其余绿豆等十二味,分别酌予碎断,分次水煎至味尽,去渣,合并煎液,滤过,适当浓缩后加入牛乳,浸拌上述制成的大黄,再入罐中,加盖封闭,按上法炖至液尽,取出,低温干燥,研成细粉,过筛。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~120g制成大蜜丸,即得。

功能主治

清热泻火,通便。用于咽喉肿痛,口舌生疮,头晕耳鸣,目赤牙痛,腹中胀满,大便秘结。

用法用量

口服,一次1丸,一日1~2次。

注意

孕妇忌服。

规格

每丸重9g

贮藏

密封。
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清宁丸

组成

大黄十斤(须锦纹者,切作小块如棋子大,用好酒十斤,先将泔水浸透大黄,以侧柏叶铺甑,入大黄蒸过晒干,以酒浸之,再蒸晒收干。另用桑叶桃叶槐叶大麦黑豆绿豆各一斤,每味煎汁蒸收,每蒸一次,仍用侧柏叶铺甑,蒸过晒干,再蒸再晒。制后再用半夏厚朴陈皮白术香附车前各一斤,每味煎汁蒸收如上法,蒸过晒干)。

用法用量

上用好酒十斤制透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一二钱。或为散亦可。

功用

清理胃肠,泻热润燥。

主治

一切热病。

使用注意

孕妇忌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