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子散

三子散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医学正印》卷上。主治积痰宿滞。
出处 《医学正印》卷上
主治 积痰宿滞
来源

系蒙古族验方。

处方

诃子200g 川楝子200g 栀子200g

性状

为姜黄色的粉末;气微,味苦、涩、微酸。

炮制

以上三味,粉碎成粗粉,过筛,混匀,即得。

功能主治

清热凉血,解毒。用于温热,血热,新久热。

用法用量

水煎服,一次3~4.5g,一日2~3次。

贮藏

密闭,防潮。
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三子散

组成

真苏子(微焙)一两,白芥子(微焙)一两,韭菜子(微焙)一两。

用法用量

上为末。用河水三碗,煎一碗,如稀粥样,带热服下。

主治

积痰宿滞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《医学正印种子编》:“真苏子(微培)一两,白芥子(微培)一两,韭菜子(微熔)一两。上共研为末,用河水三碗煎一碗,如稀粥样,带热服下,候腹中声响,大解去积痰宿滞为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