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风散

省风散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朱氏集验方》卷一。主治气不和,为风寒邪湿之气着于手足,麻痹,头重偏疼,起居旋运,四肢倦怠,足胫缓弱,掣痛无时,每遇阴晦风寒,神思不清,痰气相逆。
出处 《朱氏集验方》卷一
主治 气不和,为风寒邪湿之气着于手足,麻痹,头重偏疼,起居旋运,四肢倦怠,足胫缓弱,掣痛无时,每遇阴晦风寒,神思不清,痰气相逆
处方

羌活 防风 甘草茯苓各1.5克 木香0.3克 人参 陈皮 乌药各9克 白术30克 南星15克(炮,去皮,切如豆大)附子27克(炮,去皮、脐,切)

制法

上药研末。

功能主治

治风寒湿邪外客,手足麻痹,头重偏疼,起居眩晕,四肢倦怠,足胫缓弱,掣痛无时。

用法用量

每服12克,加生姜10片,大枣2个,水煎,不拘时服。

摘录
《朱氏集验方》卷一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省风散

组成

羌活防风甘草、白茯苓各半钱(1.5g),木香一分(0.3g)、人参陈皮各三钱(9g),天台乌药三钱(9g),白术(面炒)(一两30g),南星(重者一只,炮,去皮,切如豆大)半两(15g),附子(炮,去皮脐,切)九钱(27g)。

用法用量

上㕮咀。每服四钱,加生姜十片,大枣二个,水煎服,不拘时候。

主治

气不和,为风寒邪湿之气着于手足,麻痹,头重偏疼,起居旋运,四肢倦怠,足胫缓弱,掣痛无时,每遇阴晦风寒,神思不清,痰气相逆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《医方类聚》:“省风散:治气不和,为风寒邪湿之气着于手足,麻痹,头重偏疼,起居旋运,四肢倦怠,足胫缓弱。掣痛无时。每遇阴晦风寒,神思不清,痰气相逆,并宜预服。羌活防风甘草、白茯苓各半钱,木香一分、人参陈皮各三钱,天台乌药三钱,白术一两(面炒),南星半两(重者一只,炮,去皮,切如豆大),附子九钱(炮,去皮脐,切)。上㕮咀。每服四钱,加生姜十片,大枣二个,水煎服,不拘时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