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八味丁沉透膈汤

十八味丁沉透膈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三(新添诸局经验秘方)。具有降逆和中,健脾燥湿之功效。主治脾胃不和,中寒上气,胁肋胀满,心腹绞痛,痰逆恶心;或时呕吐,饮食减少,十膈五噎,痞塞不通,噫气吞酸,口苦失味。临床常用于治疗幽门痉挛或梗阻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神经性呕吐、急慢性胃炎、胃神经官能症、胃十—指肠憩室、胃部肿瘤等。
出处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三(新添诸局经验秘方)
功能 降逆和中,健脾燥湿
主治 脾胃不和,中寒上气,胁肋胀满,心腹绞痛,痰逆恶心;或时呕吐,饮食减少,十膈五噎,痞塞不通,噫气吞酸,口苦失味
处方

白术二两,香附(炒)、人参、缩砂仁,各一两;丁香(炙)、麦蘖、肉豆蔻(煨)、白豆蔻木香青皮,各半两;甘草(炙)一两半,半夏(汤泡七次)二钱半,藿香厚朴(姜炒),各七钱半;神僸(炒)、草果,各二钱半;沉香陈皮,各七钱半。(一本丁杳、白豆蔻。有白芷、槟榔各半两)

炮制

上俰咀。

功能主治

治脾胃不和,中寒上气,胁肋胀满,心腹广痛,痰逆恶心;或时呕吐,饮食减少,十膈五噎,痞塞不通,噫气吞酸,口苦失味,并皆主之。

用法用量

每四钱,水二大盏,姜三片,枣一个,煎八分,去滓,热服。

摘录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十八味丁沉透膈汤

组成

白术二两(60g),香附(炒)、人参、缩砂仁各一两(30g),丁香(炙)、麦芽肉豆蔻(煨)、白豆蔻木香青皮各半两(15g),甘草(炙)一两半(45g),半夏(汤泡七次)二钱半(8g),藿香厚朴(姜炒)各七钱半(23g),神曲(炒)、草果各二钱半(8g),沉香陈皮(一本无丁香白豆蔻,有白芷、槟榔各半两)各七钱半(23g)。

用法用量

上㕮咀。每四钱,水二大盏,加生姜三片,大枣一个,煎八分,去滓热服。

功用

降逆和中,健脾燥湿。

主治

脾胃不和,中寒上气,胁肋胀满,心腹绞痛,痰逆恶心;或时呕吐,饮食减少,十膈五噎,痞塞不通,噫气吞酸,口苦失味。

方义

本方中丁香半夏沉香藿香行气降逆,温中散寒,为君药。厚朴草果砂仁肉豆蔻白豆蔻、燥湿理气;木香香附青皮陈皮行气散满,合为臣药。白术人参、炙甘草大枣健脾和中;神曲生姜、麦檗消食和胃,合为佐药。甘草调和诸药,兼为使药。诸药配伍,共奏行气、燥湿、降逆、补脾、和胃之功。

运用

现代常用于治疗幽门痉挛或梗阻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,神经性呕吐、急慢性胃炎、胃神经官能症、胃十—指肠憩室、胃部肿瘤等。

使用注意

本方药多苦温香燥,易耗气伤津,久吐伤津、气阴两虚者,不宜单独使用本方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《医方类聚》:“十八味丁沉透膈汤:治脾胃不和,中寒上气,胁肋胀满,心腹疼痛,痰逆恶心。或时呕吐,饮食减少。十隔五噎,痞塞不通,噫气吞酸,口苦失昧。并皆主之。肉豆蔻煨,木香青皮洗,麦芽白豆蔻丁香各中两,白术二两,香附子医方大成、永类钤方炒,缩砂仁人参各—两,厚朴姜炒,藿香陈橘皮,沉香各七钱半,神曲炒,半夏汤洗七次,草果各二钱半,甘草炙,一两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