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华散

十华散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二(绍兴续添方)。具有益气温中,行气燥湿之功效。主治丈夫五劳七伤,浑身疼痛,四肢拘急,腰膝无力;脾元气虚,不思饮食,霍乱吐泻,四肢冷麻;二毒伤寒,脚气流注肿痛,行步不得及虚劳等患。
出处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二(绍兴续添方)
功能 益气温中,行气燥湿
主治 丈夫五劳七伤,浑身疼痛,四肢拘急,腰膝无力;脾元气虚,不思饮食,霍乱吐泻,四肢冷麻;二毒伤寒,脚气流注肿痛,行步不得及虚劳等患
处方

五加皮陈皮(去白)、干姜(炮)、甘草,各六两。桔梗、羌活、[黄芪]、肉桂(去粗皮)、苍术(去皮.炒),各八两八钱。附子六两,大川乌三两。

炮制

上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

治丈夫五劳七伤,浑身疼痛,四肢拘急,腰膝无力,脾元气虚,不思饮食,霍乱吐泻,四肢冷麻。兼解二毒伤寒,疗脚气流注肿痛,行步不得,及虚劳等患,并皆治之。

用法用量

每服二钱,水一盏,姜二片,枣一枚,煎至六分,不拘时候,热盐酒调服亦得。

摘录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十华散

组成

五加皮陈皮(去白),干姜(炮),甘草各六两(180g),大川乌三两(90g),附子(炮)六两(180g),桔梗(炒),肉桂(去粗皮),绵黄芪(去芦,炒),苍术(去皮,炒),羌活各八两八钱(260g)。

用法用量

上为细末。每服二钱,水一盏,加生姜二片,大枣一个;煎六分,不拘时服;热盐酒调服亦得。

功用

益气温中,行气燥湿。

主治

丈夫五劳七伤,浑身疼痛,四肢拘急,腰膝无力;脾元气虚,不思饮食,霍乱吐泻,四肢冷麻;二毒伤寒,脚气流注肿痛,行步不得及虚劳等患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《医方类聚》:“十华散:治丈夫五劳七伤,浑身疼痛,四肢拘急,腰膝无力,脾元气虚,不思饮食,霍乱吐泻,四肢冷麻,兼解二毒伤寒,疗脚气,流注肿痛,行步不得,及虚劳等疾,并治之。五加皮陈皮去白、乾姜炮、甘草各六两,大川乌三两,附子六两,炮,桔梗炒,肉桂去粗皮,绵黄耆去芦,炒,苍术去皮,羌活各八两八钱。右为细末,每服二钱,水一盏,姜二片,枣一枚,煎六分,不拘时,热盐酒调服亦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