鼠粘子汤

鼠粘子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古今医鉴》卷九。具有疏风清热之功效。主治耳内生肿如樱桃,痛极。
出处 《古今医鉴》卷九
功能 疏风清热
主治 耳内生肿如樱桃,痛极

《类证活人书》卷二十一:鼠粘子汤

别名

鼠粘汤(《普济方》卷四十)、鼠粘子散(《医略六书》卷二十)。

处方

鼠粘子120克(炒香)甘草30克(炙)防风15克 荆芥穗60克

制法

上药捣罗为末。

功能主治

辛散风寒,透疹利咽。治疹痘欲出未透,热气上攻咽喉,眼赤心烦;麻疹既出,为风寒所遏,毒气内攻而又没者。春、夏间常服,可免生疮疖。

用法用量

每服6克,沸汤调服,饭后、临卧时服,日服三次。

摘录
《类证活人书》卷二十一

《外科正宗》卷二:鼠粘子汤

处方

鼠粘子 桔梗 当归 甘草赤芍 连翘 玄参 地骨皮 防风 天花粉 木通各3克 大黄(炒)6克

功能主治

泻火解毒。治鬓疽初起,热多寒少,头眩作痛,烦躁咽干,渴喜饮冷,二便秘涩,六脉沉实有力者。

用法用量

用水400毫升,煎至320毫升,空腹时服,滓再煎服。

摘录
《外科正宗》卷二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鼠粘子汤

组成

连翘、黄连(酒炒)、玄参桔梗栀子(炒)、生甘草牛蒡子(炒)、龙胆草(炒)、板蓝根(即靛子)各等分。

用法用量

上挫。水煎,食后服,随饮酒一二盏。

功用

疏风清热。

主治

耳内生肿如樱桃,痛极。

方义

外感风热邪毒,上侵于耳窍,伤及肌肤,阻滞经络,致气血滞而不通,故耳道皮肤红赤肿胀,耳部经脉多连头部,故耳部疼痛,张口、咀嚼或牵扯耳壳时疼痛加剧。治宜疏风清热,解毒消肿。方中牛蒡子清轻疏散上焦之风热为君。臣以连翘既清热解毒,又透热外出。佐以黄连酒炒,清泻中焦火热之功更强;龙胆草大苦大寒之品,以清肝胆之热;栀子通泄三焦,  又引热邪从下而走;板蓝根清热解毒;玄参清热凉血而不伤阴津;桔梗宣肺以利散邪,诸药俱为佐用,助君臣药內清外疏。使以生甘草,清热解毒,调和诸药。综观全方,功专祛邪,使热清毒解,则肿痛自止。

加减化裁

感脑,加香附子一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