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理中汤

小理中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十(吴直阁增诸家名方)。为温里剂。具有温中逐水祛湿之功效。主治脾胃不和,中寒上冲,胸胁逆满,心腹绞痛;饮酒过度,痰逆恶心,或时呕吐,心下虚胀,膈塞不通,饮食减少,短气赢困;肠胃冷湿、泄泻注下,水谷不分,腹中雷鸣;霍乱吐利,手足厥冷;胸痹心痛,逆气结气。
分类 温里剂
出处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十(吴直阁增诸家名方)
功能 温中逐水祛湿
主治 主治脾胃不和,中寒上冲,胸胁逆满,心腹绞痛;饮酒过度,痰逆恶心,或时呕吐,心下虚胀,膈塞不通,饮食减少,短气赢困;肠胃冷湿,泄泻注下,水谷不分,腹中雷鸣;霍乱吐利,手足厥冷;胸痹心痛,逆气结气
处方

苍术(米泔浸.焙)五两,生姜五斤,甘草(生用)十两,盐(炒)十五两。

炮制

上碎同碾,淹一宿,焙干,碾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

治脾胃不和,中寒上冲,胸胁逆满,饮酒过度,痰逆恶心,或时呕吐,心下虚胀,隔塞不通,饮食减少,短气羸困,温中逐水去湿。

又治肠胃冷湿,泄泻注下,水谷不分,腹中雷鸣,霍乱吐利,手足厥泠,胸痹心痛,逆气结气,并皆治之。

用法用量

每一钱,沸汤点,空心服。

摘录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小理中汤

组成

苍术(米泔浸,焙)五两、生姜五斤、甘草(生用)十两、盐(炒)十五两。

用法用量

上锉,同碾,淹一宿,焙干,碾为细末。每服一钱,空心沸汤点下。

功用

温中逐水祛湿。

主治

主治脾胃不和,中寒上冲,胸胁逆满,心腹绞痛;饮酒过度,痰逆恶心,或时呕吐,心下虚胀,膈塞不通,饮食减少,短气赢困;肠胃冷湿,泄泻注下,水谷不分,腹中雷鸣;霍乱吐利,手足厥冷;胸痹心痛,逆气结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