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气止淋汤

益气止淋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中医妇科治疗学》。具有补气升提之功效。主治妊娠数月,小便频数而痛,尿量不减,色白有时呈淡黄色,欲解不能,腰部作胀,舌淡苔正常,脉缓无力。
出处 《中医妇科治疗学》
功能 补气升提
主治 妊娠数月,小便频数而痛,尿量不减,色白有时呈淡黄色,欲解不能,腰部作胀,舌淡苔正常,脉缓无力
处方

泡参 杜仲 续断各9克 制益智 茯苓各6克 炒前仁 甘草捎各4.5克 升麻2.4克

功能主治

补气升提。治妊娠数月,小便频数而痛,尿量不减,色白,有时呈淡蓝色,欲解不能,腰部作胀,舌淡苔正常,脉缓无力。

用法用量

水煎服。

摘录
《中医妇科治疗学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益气止淋汤

组成

泡参、杜仲续断各三钱(9g),制益智、茯苓各二钱(6g),炒前仁、甘草梢各一钱半(4.5g),升麻八分(2.4g)。

用法用量

水煎服。

功用

补气升提。

主治

妊娠数月,小便频数而痛,尿量不减,色白有时呈淡黄色,欲解不能,腰部作胀,舌淡苔正常,脉缓无力。

方义

本方适用于子淋病气虚之证。方中泡参,茯苓益气健脾;杜仲、川断、益智仁补肾安胎,固摄小便;车前仁、甘草稍利水通淋;升麻升阳举陷。共奏益气举胞通淋之功效。

各家论述

金寿山:“妊娠气虚尿痛:妊娠期间,小便滴沥涩痛,色淡黄,或欲解不能,或溲出不禁,常溺后痛甚。小腹坠胀,体倦乏力。舌淡,苔薄白,脉虚滑妊娠气虚尿痛,多因中气素虚,妊娠数月,胎体长大,气虚无力举胎,胎坠压迫胱,水行不利,而为尿痛。其辨证要点为:小便涩痛,而无热淋之溲赤,灼热之症。则见中气不足,小腹坠胀,体倦乏力,溺后痛甚,或小便欲解不能,或溲出失禁之候。治宜益气止淋,方用益气止淋汤。妊娠尿痛,热证居多,但有虚热、实热之分。又有因气虚而尿痛者。临证应仔细区别,切不可执“痛则不通”之论,而一概予以通利之法处方遣药,亦须慎用滑利之品,以防伤胎。《妇科经论·胎前证上》引万密斋曰:“子淋之病,须分二证;一则妊母自病;一则子为母病。然妊母自病,又分二证:或服食辛热,因生内热者,或自汗自利,津液燥者。其子为母病,亦分二证:或胎气热壅者,或胎形迫塞者,证即不同,治亦有别。大抵热则清之,燥则润之,壅则通之,塞则行之,此治之之法也”《妇科玉尺·胎前》:“妊娠因酒色过度,内伤胞门,或饮食积热,以致水遭秘塞,小便淋沥而痛者,名曰子淋,宜安荣散。”诸方与益气止淋汤,可以在临床上选用。”《名医名家方剂心得汇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