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葛丸

紫葛丸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千金方》卷十二。主治诸热不调,腹中积聚,心腹满,心下坚,宿食痰饮,食吐逆;上气咳嗽,咽喉鸣,短气;黄疸,久疟,面肿,四肢烦重,身浮肿,坐起体重;热病湿(匿虫)下部痒,大肠出,热淋,关格不通,下利颜色不定;赢瘦无力,弱房少精,精冷,体疮痒,身体斑驳;从高坠下绝伤;坠胎后伤损血,皮肉焦烂,月水不定,或后或前,月水断,心下闷满,肩膊沉重;小儿百病,小儿癖气乳不消,小儿身常壮热,腹内有病。
出处 《千金方》卷十二
主治 诸热不调,腹中积聚,心腹满,心下坚,宿食痰饮,食吐逆;上气咳嗽,咽喉鸣,短气;黄疸,久疟,面肿,四肢烦重,身浮肿,坐起体重;热病湿(匿虫)下部痒,大肠出,热淋,关格不通,下利颜色不定;赢瘦无力,弱房少精,精冷,体疮痒,身体斑驳;从高坠下绝伤;坠胎后伤损血,皮肉焦烂,月水不定,或后或前,月水断,心下闷满,肩膊沉重;小儿百病,小儿癖气乳不消,小儿身常壮热,腹内有病
处方

紫葛30克 芍药(赤者)桔梗(炒)紫菀(去苗、土)木香 诃黎勒皮各22克 大黄(锉,熬)45克 牵牛子15克(半生半炒)郁李仁(汤浸,去皮,研)30克

制法

上九味,研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功能主治

治结瘕腹胀,坚硬如石,肚上青筋浮起。

用法用量

每服15丸,空腹时用木通及大枣汤送下。

摘录
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三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紫葛

组成

紫葛石膏人参丹参细辛紫参苦参玄参、齐盐、代赭、苁蓉、巴豆、乌头各三分,干姜、桂心、独活各五分。

用法用量

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小豆大。每服六丸,食前三丸,食后三丸。若觉体中大热,各减一丸服之。服药后十日,得利黄白汁大佳。妇人食前、食后只服二丸。两岁以下儿服米粒大。

主治

诸热不调,腹中积聚,心腹满,心下坚,宿食痰饮,食吐逆;上气咳嗽,咽喉鸣,短气;黄疸,久疟,面肿,四肢烦重,身浮肿,坐起体重;热病湿(匿虫)下部痒,大肠出,热淋,关格不通,下利颜色不定;赢瘦无力,弱房少精,精冷,体疮痒,身体斑驳;从高坠下绝伤;坠胎后伤损血,皮肉焦烂,月水不定,或后或前,月水断,心下闷满,肩膊沉重;小儿百病,小儿癖气乳不消,小儿身常壮热,腹内有病。

使用注意

忌五辛、猪、鸡、鱼、蒜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《千金方衍义》:紫葛丸治寒热不调而为方后诸病,故用巴豆、姜、桂、乌头以破寒积;紫葛石膏、石盐、苦、紫、丹、元四参以散热结;独活细辛以通经络;代赭治贼风、鬼疰、虫毒;苁蓉止茎中寒热痛,人参以助诸药之力;但紫葛药肆罕得,宜以紫菀代之,以本经专主胸中寒热结气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