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卫和荣汤

足卫和荣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医林改错》卷下。具有益气养血,安神定惊之功效。主治痘后抽风,两眼天吊,项背反张,口噤不开,口流涎沫,昏沉不省人事,周身溃烂,脓水直流。
出处 《医林改错》卷下
功能 益气养血,安神定惊
主治 痘后抽风,两眼天吊,项背反张,口噤不开,口流涎沫,昏沉不省人事,周身溃烂,脓水直流
处方

黄耆1两,甘草2钱,白术2钱,党参3钱,白芍2钱,当归1钱,枣仁2钱,桃仁1钱5分(研),红花1钱5分。

功能主治

痘后抽风,两眼天吊,项背反张,口噤不开,口流涎沫,昏沉不省人事,周身溃烂,脓水直流。

用法用量

水煎服。

摘录
《医林改错》卷下

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: 足卫和荣汤

歌诀

足卫和荣芪草术,参芍归枣桃红扶,抽风风字前人误,服此还阳命可苏。

组成

黄芪一两(30g),甘草二钱(6g),白术二钱(6g),党参三钱(9g),白芍二钱(6g),当归一钱(3g),枣仁二钱(6g),桃仁(研)一钱五分(4.5g),红花一钱五分(4.5g)。

用法用量

水煎,每日1剂,分早、晚2次温服。

功用

益气养血,安神定惊。

主治

痘后抽风,两眼天吊,项背反张,口噤不开,口流涎沫,昏沉不省人事,周身溃烂,脓水直流。

方义

本方主要治疗痘后抽风及周身溃烂,都是以活血祛瘀为基础,重用补气扶正之品。方中黄芪味甘、性微温,入脾、肺两经,为重要的补气药,善于升举阳气,又能补益卫外阳气而固表,补养气血而托毒生肌;党参白术甘草可健脾益气,使脾胃之气健旺,运化复常,气血资生,真气得以恢复;白芍味苦酸、性微寒,入肝经,具有养血敛阴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的功效;酸枣仁味甘酸、性平和,入心、肝两经,具有养心益肝,安神敛汗的作用。白芍与枣仁合用,加大了安神定惊、养血柔肝的功效,可使抽风立止;桃仁红花当归活血祛瘀。从而气得以补,瘀血疫毒得以去,痘后抽风及周身溃烂皆可治之。

加减化裁

若真气虚弱,火邪内攻者,可加生地、栀子仁、黄连;毒火内伏,心经受邪者,可加用导赤散(生地木通淡竹叶甘草梢);若心神不宁,痘毒明显者,加黄连石菖蒲、辰砂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1、《医林改错》:“足卫和荣汤治痘后抽风,两眼天吊,项背反张,口噤不开,口流涎沫,昏沉不省人事,周身溃烂,脓水直流,皆治之。黄芪一两,甘草二钱,白术二钱,党参三钱,白芍二钱,当归一钱,枣仁二钱,桃仁一钱五分(研),红花一钱五分,水煎服。此方专治痘后抽风及周身溃烂。若因伤寒、瘟疫、杂症,疾久气虚抽风,抽风门另有专方。方歌:足卫和荣耆草木,参芍归枣桃红扶,抽风风字前人误,服此还阳命可苏。”

2、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要诀·痘中杂证》:“惊痘者,多缘痘毒之火,触动心神,移热于肝,肝风与心火相搏,遂成是证。治法须别始终:如痘未出,而先发搐者,不可纯用寒凉壅闭其毒,惟以清解疏散表邪,痘出而搐自止矣。若痘已见形,仍抽搐不止者,此毒火内伏心经也,宜用导赤散加黄连治之;靥后发抽者,是真气虚弱,火邪内攻,以宁神汤主之;痘后食蒸发抽者,此脾胃虚弱,必面黄,潮热,大便酸臭,宜木香大安丸治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