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味锉散

十味锉散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医方类聚》卷二十引《叶氏录验方》。具有补心益血,养筋生力的功效。主治中风血弱臂痛,连筋及骨,举动艰难。
出处 《医方类聚》卷二十引《叶氏录验方》
功能 补心益血,养筋生力
主治 中风血弱臂痛,连筋及骨,举动艰难

组成

附子三两(炮,去皮脐),当归(去土,洗,切),黄芪(炙),白芍药各二两,川芎(不见火),防风(去芦),白术各一两半,肉桂(去粗皮,不见火)一两,茯苓熟地黄(洗净,用少酒熬令干,焙之)各七钱半。

用法用量

上修制了再称,㕮咀。每服四钱,水一大盏,加生姜八片,大枣三个(擘开),煎七分,去滓,通口服,食后、临卧,每日三次。温覆厚衣将养。

功用

补心益血,养筋生力。

主治

中风血弱臂痛,连筋及骨,举动艰难。

方义

熟地、白芍、当归川芎,即四物汤补血养血。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固表。少佐甘温不燥,药性和缓之防风走表而祛风邪,反佐黄芪,固表而不留邪。附子肉桂通阳散寒,生姜大枣温胃和中。诸药共奏养血祛风,通痹止痛之功。

各家论述

1、《医门法律》:“臂痛乃经脉不舒,体盛者,可去其筋脉中之风,然既已血痹,所受风燥之累不浅,故取此方。养血之中,加附子之力,通其阳气;而用防风,反佐黄芪,出其分肉腠理之风也。”

2、《张氏医通》:“此即十全大补去人参、甘草之甘缓补气,而加附子防风以通达外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