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逆汤《医醇剩义》

化逆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医醇剩义》卷一。有解表祛暑,化湿和中的功效,主治暑月受邪,郁于中焦,上吐下泻,手足厥冷,筋脉抽掣。
出处 《医醇剩义》卷一
功能 解表祛暑,化湿和中
主治 暑月受邪,郁于中焦,上吐下泻,手足厥冷,筋脉抽掣

歌诀

化逆汤中用左金,木香藿朴蔻苓青;蒺藜瓜独台乌药,肢冷筋抽吐泻平。

组成

黄连六分(1.8g),吴萸三分(0.9g),厚朴青皮各一钱(3g),藿香一钱半(4.5g),木瓜一钱(3g),木香五分(1.5g),白蔻六分(1.8g),独活一钱(3g),乌药一钱(3g),蒺藜四钱(12g),茯苓二钱(6g)。

用法用量

水煎。分二次服。

功用

解表祛暑,化湿和中。

主治

暑月受邪,郁于中焦,上吐下泻,手足厥冷,筋脉抽掣。

方义

方以藿香为君药,解暑化湿,和胃止呕,又辛散发表。独活解表散寒,祛风除湿,通痹止痛;刺蒺藜辛散透表,乎肝息风;黄连清热解暑,燥湿止泻;木瓜化湿和胃,舒筋缓急,共为臣药。佐以厚朴行气燥湿,消胀除满;茯苓健脾补中,利水渗湿;白蔻温中行气,化湿止呕;乌药温里散寒,行气止痛;青皮木香行气调中止痛;吴茱萸温里燥湿,散寒止痛。全方配伍,表里同治,寒热并用,辛散苦降,化湿舒筋,可使表解里和,升降复常,则诸症悉除。

运用

本方以上吐下泻,其势急迫,口渴心烦,脘腹疼痛,恶寒发热,头痛无汗,肢体酸痛,筋脉挛急,小便短少,舌苔白腻,脉浮数为辨证要点。

使用注意

方中药量较小,临证治疗当酌情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