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物附子汤《三因》

六物附子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三因》卷三。具有温经通络,祛寒镇痛之功效。主治四气流注于足太阴经,骨节烦疼,四肢拘急,自汗短气,小便不利,恶风怯寒,头面手足时时浮肿。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肢节疼痛等症,如寒湿腰腿痛,风湿性关节炎等。
出处 《三因》卷三
功能 温经通络,祛寒镇痛
主治 四气流注于足太阴经,骨节烦疼,四肢拘急,自汗短气,小便不利,恶风怯寒,头面手足时时浮肿

组成

附子(炮,去皮脐)、桂心各四两(120g),白术三两(90g),甘草(炙)二两(60g),防己四两(120g),茯苓三两(90g)。

用法用量

上为散。每服四钱(12g),水二盏,加生姜七片,煎七分,去滓温服。

功用

温经通络,祛寒镇痛。

主治

四气流注于足太阴经,骨节烦疼,四肢拘急,自汗短气,小便不利,恶风怯寒,头面手足时时浮肿。

方义

本方即甘草附子汤合芩桂术甘汤化裁而成。湿气流注足太阴经,脾为湿困,四肢、关节失其所主,故而骨节烦疼,四肢拘急:气被湿遏,卫外不固,则自汗短气,恶风怯寒;膀胱气化无权,则小便不利;水湿外溢肌表,则头面手足时时浮肿。方以附子温经散寒,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温阳化气,补牌制水;防已利湿通络。

运用

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肢节疼痛等症,如寒湿腰腿痛,风湿性关节炎等。

加减化裁

关节疼痛肿胀,四肢拘急者,宜加草薢、苍术、薏苡仁等舒筋消肿;疼痛较剧,日轻夜重者,可加乳香没药,制川乌等温经通络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:“六物附子汤,四气流注于足太阴经,骨节烦疼,四肢拘急,自汗短气,小便不利,恶风怯寒,头面手足,时时浮肿,附子(炮,去皮脐)、桂心各四两,白术三两,甘草(炙)二两,防己四两,茯苓三两,上为散。每服四钱,水二盏,加生姜七片,煎七分,去滓温服。”

《景岳全书 下册》:“六物附子汤三十八,放在外科三十五。主治四气流注太阴,四肢骨节烦疼,浮肿,小水不利。”

《医学从众录》:“六物附子汤治寒厥。茯苓肉桂防已各二钱,炙草一钱,白术附子各一钱,五分水煎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