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七汤《普济方》

四七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普济方》卷三二一引《瑞竹堂方》。主治妇人女子,小便不顺,甚者阴户疼痛。
出处 《普济方》卷三二一引《瑞竹堂方》
主治 妇人女子,小便不顺,甚者阴户疼痛

歌诀

四七汤苏半夏苓,枣姜煎服气时清。

组成

半夏(汤泡七次)一两、厚朴(姜制)、赤茯苓各五钱,紫苏叶二钱,甘草二钱,香附子五钱。

用法用量

上㕮咀。分作四服,每服水二盏,加生姜五片,煎至七分,去滓,加琥珀末一钱调服。

主治

妇人女子,小便不顺,甚者阴户疼痛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《医学指南捷径六书》:“四七汤苏半夏苓,枣姜煎服气时清。”

《瑞竹堂方》:“四七汤治女子小便甚者,阴户疼痛,加香附子甘草,汤成点琥珀末。”

《女科医则玄要》:“妇人白淫者,常在小便之后而来,亦不多,不用治而自愈。若白淫或一时放白水,寡妇尼姑多有是疾,此乃郁火也,宜降火为主。或有劳伤肾虚,或有心虚而得,或因思虑过度。若过虑伤脾,宜四七汤。四七汤,半夏五两,浓朴三两,茯苓四两,益智三两,苏叶三两。上每服四钱,姜七片、枣一枚,水煎热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