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气汤《辨证录》卷十三

苏气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辨证录》卷十三。具有苏气活血,活血止痛之功效。主治人从高而下堕于平地,气为血壅,昏死不苏。
出处 《辨证录》卷十三
功能 苏气活血,活血止痛
主治 人从高而下堕于平地,气为血壅,昏死不苏

组成

乳香末、没药末、大黄一钱(3g),苏叶、荆芥、丹皮三钱(9g),当归羊踯躅、白芍五钱(15g),桃仁十四粒,山羊血末五分(1.5g)。

用法用量

水煎服。一剂而气苏,再剂而血活,三剂痊愈。方中羊踯躅毒性峻烈,当视患者身体强弱,适当减量。

功用

苏气活血,活血止痛。

主治

人从高而下堕于平地,气为血壅,昏死不苏。

方义

方中乳香没药祛瘀止痛; 大黄桃仁、丹皮、当归、白芍、山羊血通络活血; 配以羊踯躅、苏叶、荆芥行气散结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原方选录

《伤科汇纂》:“苏气汤,治从高坠下昏死不苏方;没药乳香大黄各一钱,山羊血半钱,苏叶、荆芥、丹皮各三钱,当归,白芍、羊踯躅各五钱,桃仁14粒;水煎服;按:因羊踯躅毒性较大,应按病情酌量减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