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粉丸《古今医鉴》

百粉丸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古今医鉴》卷八。具有补肾滋阴,清热之功效。主治肾虚火动、遗精。证见遗精,头晕耳鸣,五心烦热,腰膝酸软,精神不振,口干咽燥,舌红,脉细数。临床上常用于遗精等证。
出处 《古今医鉴》卷八
功能 补肾滋阴,清热
主治 肾虚火动遗精

组成

黄柏(童便炒)、知母(童便炒)、蛤粉(略炒)、牡蛎(火煅)、山药(酒炒)各等份。

用法用量

上药研为末,捣烂饭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9—12克,空心盐汤温酒任意调服。

功用

补肾滋阴,清热。

主治

肾虚火动遗精。

运用

1.本方以遗精,头晕耳鸣,五心烦热,腰膝酸软,精神不振,口干咽燥,舌红,脉细数为辨证要点。

2.临床上常用于遗精等证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《古今医鉴》:“百粉丸【组成】黄柏(童便炒)、知母(童便炒)、蛤粉(略炒)、牡蛎(火段)、山药(酒炒)各适量。【用法】上药研为末,捣烂饭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七十丸,空心盐汤,温酒任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