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肺利湿汤《辨证录》

扬肺利湿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辨证录》卷七。具有宣通肺气,健脾胃,开腠理,生津液之功效。主治肺疸。鼻塞不通,头面俱黄,口淡咽干,小水不利。
出处 《辨证录》卷七
功能 宣通肺气,健脾胃,开腠理,生津液
主治 肺疸。鼻塞不通,头面俱黄,口淡咽干,小水不利

组成

桔梗三钱(9g),天花粉二钱(6g),白术五钱(15g),茯苓五钱(15g),桑白皮三钱(9g),茵陈三钱(9g),猪苓二钱(6g),黄芩五分(1.5g)。

用法用量

水煎服。一剂鼻塞通,二剂咽干润,三剂口淡除,四剂小水大利,十剂头面之黄尽散。

功用

宣通肺气,健脾胃,开腠理,生津液。

主治

肺疸。鼻塞不通,头面俱黄,口淡咽干,小水不利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原方选录

《辨证录》:“肺疸之症,鼻塞不通,头面俱黄,口淡咽干,小水不利,人以为黄疸之症,谁知实由于肺气之虚耶。肺金气旺,则清肃之令下行于膀胱,凡有湿热尽从膀胱下泄,则小水大行,何湿能存。水既直泻,则热亦难留。惟其肺气先虚,而后湿热郁蒸于胸膈之间,致肺燥而失其清肃之令,水气遂乘其燥而相入,燥与湿合而成热,湿热相留欲分人膀胱,而膀胱不受;欲走于皮毛之窍,而腠理未疏,不能越行于外,遂变现黄色于皮肤也。治法宜宣通肺气,健其脾胃之土。盖因肺气闭于上,而后水气塞于下,使肺气上通则水且下降,况重补其脾胃以生肺乎,此治肺疸必宜宣扬夫肺气也。”

方论选录

《辨证奇闻》:“桔梗、茵陈蒿、桑白皮各三钱,天花粉猪苓各二钱,白术茯苓黄芩各五钱。水煎服。治痈疽之症,鼻塞不通,头面俱黄,口淡咽干,小便不利者。”

《辨证录》:“方以枳实为君,能宽中下气;佐以香附、元胡散滞气,郁金、广砂破郁气,蒌仁、葶苈能引逆气下行,槟榔能逐逆气下降,甘草和药调中。其中宫之逆气既散,则胸胁之痛自止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