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芦巴丸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胡芦巴丸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八(续添诸局经验秘方)。主治大人、小儿小肠气,蟠肠气,奔豚气,疝气,偏坠阴肿,小腹有形如卵,上下来去,痛不可忍,或绞结绕脐攻刺,呕恶闷乱。
出处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八(续添诸局经验秘方)
主治 大人、小儿小肠气,蟠肠气,奔豚气,疝气,偏坠阴肿,小腹有形如卵,上下来去,痛不可忍,或绞结绕脐攻刺,呕恶闷乱

组成

胡芦巴(炒)一斤,吴茱萸(汤洗十次,炒)十两,川楝子(炒)一斤二两,大巴戟(去心,炒)、川乌(炮,去皮脐)各六两,茴香(淘去土,炒)十二两。

用法用量

上为细末,酒煮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十五丸,空心用温酒吞下;小儿五丸,茴香汤下。

主治

大人、小儿小肠气,蟠肠气,奔豚气,疝气,偏坠阴肿,小腹有形如卵,上下来去,痛不可忍,或绞结绕脐攻刺,呕恶闷乱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《药性纂要》:“胡芦巴丸,治大人小儿小肠奔豚偏坠,及小腹有形如卵,上下走痛不可忍者。胡芦巴八钱,茴香六钱,巴戟去心、川乌头炮去皮、各二钱,楝实去核四钱,吴茱萸五钱,并炒为末,酒糊丸,梧桐子大,每服十五丸,小儿五丸,盐汤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