钩藤散《普济本事方》

钩藤散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一三四。具有平肝止痉之功效。主治肝厥头晕。临床上用于高血压、头晕目眩等。
出处 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一三四
功能 平肝止痉
主治 肝厥头晕

组成

钩藤(15g),陈皮(15g),半夏(15g),麦冬(15g),茯苓(15g),茯神(15g),人参(15g),菊花(15g),防风(15g),灸甘草(0.3g),生石膏(30g)。

用法用量

为粗末,每次12g,加生姜7片,水煎服。

功用

平肝止痉。

主治

肝厥头晕。

运用

临床上用于高血压、头晕目眩等。

重要文献摘要

《普济本事方》:“钩藤散,治肝厥头晕,清头目。钩藤,陈皮去白,半夏汤浸洗七遍,薄切,焙干,麦门东略用水邑去心,茯苓去皮,茯神去木,人参去芦,甘菊花去萼梗,防风去釵骨,各半两,甘草一分,灸,石膏一两,上为粗末。每服四钱,水一盏半,生姜七片,煎八分,去宰,温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