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提起耳鸣、耳聋,一些中医 都认为是肾虚所致。这是因为中 医说“肾开窍于耳”;“耳为肾之门 户”。《灵枢·脉度》也说“肾气通于 耳,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”。这里 是说人的肾中精气充足听觉才会 好。反之则耳失所养,必然会导致 耳鸣,听力下降,直至耳聋。中医 还认为肝脏与耳有关联,临床发 现,肝经火盛的病人常会出现耳 鸣、听力下降。王清任在《医林改 错》中说:“两耳通脑,所听之声归 于脑”。是说脑于耳有密切联系; 他认为人如脑健康,双耳也会健 康。《灵枢·海论》曾说:“髓海不 足,则脑转耳鸣”。这里的髓海指 的就是脑髓。中医还认为气血与 耳有关联,《难经·二十二难》说: “气主煦之;血主濡之”。临床发 现,气血虚弱之人常会发生耳鸣、 听力下降。由此可见,耳鸣、耳聋 与脏腑、气血有关,应辩证治疗。 肾阴虚型 此种类型的患者 主要表现为耳如蝉鸣,以午后夜 间为重,听力逐渐下降。病人常伴 有眩晕、失眠、健忘、多梦、腰膝酸软、形体消瘦、咽干舌燥,手足心热、潮热、盗汗、眼花颧红,或兼见男子遗精、精少不育,女子经少、经闭、不孕,脉细数等。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是六味地黄丸、知柏地黄丸、杞菊地黄丸、麦味地黄丸,或杞菊地黄丸的成分加入五味子、女贞子、旱莲草;磁石、龟板等水煎服。也可用枸杞、生地、熟地、山药、石斛、茯苓各20克,麦冬、天冬、菊花、山萸肉、知母、沙参、百合各10克,水煎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