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恶性肿瘤包括皮肤表皮癌、皮肤附件癌、黑色素瘤、肉瘤及转移癌等,以皮肤癌最为多见。皮肤癌初起多为表浅的疣状突起或小结节,随后溃烂而经久不愈,溃疡边缘隆起外翻、质硬或呈菜花状,或呈局部侵蚀性浸润破坏。某些创伤经久不愈或“老烂疮”亦可癌变形成皮肤癌。
在中医文献中,皮肤癌相当于“翻花疮”、“反花疮”、“恶疮”。中医学认为皮肤癌的发病与血热风燥、湿毒瘀结、肝阴亏损有关。
中医饮食调理原则是着重清热祛湿,养血润燥。
【推荐食疗】
1
水蛇苡米羹
组成
水蛇250克,苡米60克,猪瘦肉100克。
用法
功效
清热解毒,滋阴祛湿。
适应
皮肤癌患处红肿热痛或溃烂渗液者。
2
组成
用法
功效
滋阴润肺,清热利湿。
适应
恶性淋巴瘤红热肿痛,或溃后腐蚀浸淫流血水者。
3
北芪炖猪蹄
组成
北芪60克,猪前蹄一只约500克。
用法
北芪洗净,用纱布包扎好。猪前蹄斩四五大方块。将二物加水慢火炖至猪蹄熟烂,去北芪渣,和盐调味,饮汤或佐膳。
功效
补气益血,健脾生肌。
适应
皮肤癌病久气血两虚、溃疡苍白、难以收口者。
4
猪皮黑豆汁
组成
猪皮300克,黑豆50克,猪瘦肉100克。
用法
猪皮、猪瘦肉、黑豆洗净加水适量同煎煮至熟烂,和盐调味,服食。
功效
清肺滋肾,解毒敛疮。
适应
皮肤癌焮热肿痛、溃烂渗液者。
猪皮性味甘、凉,入肾经,有清热养阴的功效。药理研究:新鲜猪皮制取的胶原有促进皮肤粘膜损伤愈合的作用。黑豆又称乌豆,性味甘平,入脾、肾经,富含蛋白、脂肪及多种维生素,有清热解毒、养阴利水的功效。
|